中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问题
徐丽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05 级
摘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经济落后,
底子薄加上规划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导致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处于相对低效状态,制约了
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指出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不同规模的基础设施工程结构比例失
调;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单一;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脱节,带动作用不强;基
础设施建设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协调;片面理解基础设施的概念,忽视“软基础设施”的建
设。最后基于这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西部基础设施区域规划
2000 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国家
在投入和政策方面对于西部有了很大程度的倾斜,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基础
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强,,由于西部的经济
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底子薄,现在的建设带有明显还历史旧帐的性质,目前大力投资建设只是
,成为西部经
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制约。中国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以下的问题:
1. 不同规模的基础设施工程结构比例失调
一些标志性工程的“漏出效应”严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软弱,农民直接
受惠的中小项目工程较少。西部大开发中实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
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的拉动应该说已经或者预期可取得一定的成效。
然而这些工程投资中的大约 40%~60%要转化为对工业设备、原材料的购买,对工程技术
人员的引进,而这些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般都来自中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从而
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援助资金漏向西部以外的其他地区。
从全国来看,这是一种很好的东西部互补的发展格局,但是从西部大开发来看,首
先,这种“漏出效应”不但不利于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而且还有可能使这种差距不断
扩大;其次西部开发中实施的很多大型工程项目在国家的整体战略部署中,本来就是为
东部地区提供原材料和能源,最终产品所实现的利益更多的也是被下游方所获得;第三,
目前西部得到的只是天然气开采的部分增殖税和所得税以及工人的消费税收,应为天然
气的勘探、钻井、开采都是中央企业,利润归属企业,一部分上交中央,西部地区所得
甚少;第四,西部地区有些项目,如渝怀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本身直
接在中部地区开工建设,占用一大部分西部大开发专项资金,从而使西部地区的投资缩
水。因此,尽管这些工程项目投资巨大,但其与当地产业的关联度并不是很强,也很难
培养出一些关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部门,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的直接带动作用不免要
大打折扣,很难实现预期的经济拉动作用。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应更多地考虑安排那些能使西部居民特别是农民直接受惠的中小
工程项目,如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体育及文化娱乐设施、社区服务设施以及城乡
行政管理设施等等,特别是教育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西
部尖锐的“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而且可以使西部广大居民直接受惠,基本享
中国西部地 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