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两重天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
每年一到春天,总得整点啥事,比如2003年的非典,2006年的禽流感,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日本地震,今年又是禽流感……原本鲜花盛开的季节,变得有些伤感。在这个季节里,女排名将陈招娣走了、与英超有过瓜葛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走了、前大连实德队员张彭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31岁……不过,也有让我们高兴的事情,比如郭川完成了一大壮举,邹市明职业拳击路首战获胜,还有国内卫视推出两大体育娱乐节目,对推动体育或许是一件好事……
尽管她是老女排五连冠代表人物,尽管她是中国体育界走出的第一位女将军,但大多数人说起她的身份,却更愿意说“她是一个好人”。陈招娣走了,但她的走不是完结,她的走激发了人们对那群人、那个时代的怀念。如果说肉体有枯朽的时刻,精神则可以摆脱肉体,永垂不朽。
陈招娣去世,勾起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记忆。如今40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谁会不记得那支激情澎湃的球队——袁伟民、郎平、孙晋芳、张蓉芳、陈招娣……伴随着宋世雄的激情解说,这支王者之师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日子里,充实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TV5紧急播出了一期“追忆陈招娣”的特别专题节目,就像主持人张斌在片头说的那样:“那是一个可以拥有梦想的时代,是一个中国人可以有世界冠军,有团体世界冠军的梦想时代,而且,有能力去赢得梦想的时代。”
虽然陈招娣不是中国女排一锤定音的“铁榔头”,也不是密不透风的“中国长城”,更不是统领全队的神二传,但作为老女排的主力接应二传,干着“脏活累活”的陈招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当时,主教练袁伟民特别敬佩这个队里的“拼命三郎”,不怕苦不怕累。也许在场上,她最不起眼,甚至连个响当当的名号也没有,但她永远把自己的份内事做得完美无缺,可以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在“老女排这个大家庭里的一颗螺丝钉的拼搏精神”。
陈招娣走了,她带走了病,带走了痛,却留下了一段情,留下了一段不朽。让我们再一次缅怀过去,缅怀经典,再一次振臂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或许我们可以改变姓名,改变国籍,但我们永远改变不了黄色的皮肤和皮肤下流淌的鲜血。
陈招娣,浙江的好女儿,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病痛!
撒切尔夫人逝世的消息震惊英伦。与政坛相比,撒切尔夫人对英国足坛的影响一点也不逊色,她在足坛引起的争议甚至比在政坛更多,由于铁腕惩治足球流氓,整顿球场秩序,有人称撒切尔夫人是“英伦足球的拯救者”,也有人认为是她令英格兰足球一蹶不振的罪魁祸首。
撒切尔夫人之所以在足坛引起如此多的争议,主要是因为1985年的海瑟尔惨案。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毫不犹豫地将责任推到球迷身上的做法,严重伤害了英格兰和利物浦球迷的感情,尤其伤了96位遇难利物浦球迷家属的心,他们背负骂名长达23年之久。在安菲尔德的看台上,时常会有“在撒切尔死前公布真相”的标语。一直到去年,希尔斯堡惨案的真相才被披露。
2011年,电影《铁娘子》进行后期制作时,西汉姆联队主帅阿勒代斯指责撒切尔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取消了教师的体育补贴,让孩子们不能再获得丰富的校园体育活动,让英国的运动基础遭到了毁灭。也许,这是这位热爱网球的女人不愿意看到的。而
悲喜两重天[权威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