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笛子教学方案五三班方得花.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1—2012年第一学期笛子教学方案
方得花
 
一、指导思想
为了弘扬我国民族艺术,使竹笛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和兴趣,同时满足少年的愿望,提供良好的平台。教学着重基础训练及竹笛的独特演奏技巧两个方面,作到高标准、严要求、有系统、有步骤、有措施,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套完整、科学的演奏方法及能力。
二、教学目的
1、开展笛子课程,有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天真活泼、兴奋好动、有最佳记忆力的时期。他们对未知的、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兴趣与好奇;所谓兴趣,就是指一个人富有积极情绪地去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这种倾向通常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一旦这种联系建立起来并得以巩固,兴趣就会转化为自觉的学习动力。
2、开展笛子课程,有助于学生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和全面开发智力。
开展器乐教学的作用并不局限于课堂内,在课堂以外的许多方面(诸如学生智力的开发、良好品德意志的培养和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乃至校园文明建设等)也均有积极作用。
总之,我们班的兴趣活动的总体目标不是为了培养什么音乐天才、音乐演奏家,而是在于一种兴趣的培养。全体同学学会笛子吹奏的一般知识,会演奏比较简单的曲子。结合音乐课,进一步熟悉掌握简谱的知识。
三、实施方案
一、初级阶段(以竹笛演奏的四项基本功——“气、指、唇、舌”为主要训练内容)
(一)第一阶段训练
1、掌握竹笛演奏相关知识,包括竹笛的历史,乐器各部分名称及作用,粘贴笛膜的方法,吹奏竹笛的口形、口风、嘴劲及口腔状态,双手持笛的正确方法及整体演奏姿势;
2、呼吸方法的训练,包括吸气时的嘴形、喉部打开的方法,控制气息及气息支撑训练,呼气的方法等;
3、基础吹奏训练,包括熟悉吹空位置的训练,基础发音练习,左手及右手音孔控制练习并筒音作sol的指法练习;
4、各个音区的发音及长音练习,着重气息训练;
5、必要的口腔技巧——单吐训练,包括音头(舌起音)练习、顿音练习及舌的耐力训练;
6、以筒音作sol为主要训练内容的相关音阶练习,包括简单的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气息与音阶练习及流畅的五声和七声调式训练;
7、合理正确地使用吐奏,掌握连音与吐音的正确吹奏方法;
8、演奏简单的民歌与小乐曲,
(二)第二阶段训练
1、继续巩固并提高气息、指法和吐奏的演奏方法,学习稍有难度的相关练习曲;
2、熟练掌握筒音作do及筒音作re的两种指法;
3、准确应用指颤音(tr)、波音和倚音,合理地提高手指速度;
4、通过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及音程综合练习提高气息控制的能力;
5、使用D调笛训练气息、手指、嘴形及舌头;
6、南派常用手指技巧练习,包括波音、叠音、打音、赠音等技巧;
7、传统江南丝竹及昆曲两首,《中花六板》和《朝元歌》
(三)第三阶段训练
1、掌握双吐与三吐的吹奏方法;
2、三种指法的连奏与吐奏音阶练习,以五声和七声音阶为主;
3、学习与各种吐奏相关的乐曲,如:《活泼的小松鼠》、《羊毛剪子咔嚓响》等;
4、指滑音的吹奏方法,相关必要之练习曲若干首,以使学生能够更熟练地掌握指滑音技巧的运指与方法。
5、多首民族风格乐曲及民歌演奏,并能在小乐曲中初步合理地添加各种必要

笛子教学方案五三班方得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0277li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18-06-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