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学设计
徐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比较诵读鉴赏中,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解读文句,品味意境,把握李清照作品的艺术风格
(二)难点
在比较诵读鉴赏中,学会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品读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诗画导入
1、展示一组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归舟争渡、惊飞鸥鹭
2、师生齐背《如梦令》
3、引出课题,穿插背景
(二)研习新课
步步吟咏入真情——范读
步步吟咏入真情——初读品味词韵
步步吟咏入真情——再读体味词意
步步吟咏入真情——悟读感受词情
比较鉴赏悟诗情
对比《如梦令》和《一剪梅》,分析这两首词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
5、这种相思之愁到底是怎么通过词人的词作表达出来的呢?
①直抒胸臆的句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②意象:红藕香残、玉簟、兰舟、锦书、雁 、圆月、西楼、落花、流水
6、赏析意境美(通过意象领会意境)
(1)红藕香残玉簟秋(意象)
《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
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那么,这句话好在何处?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
她排遣掉寂寞了吗?(注意练字)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运用哪些典型意象,以突
出作者情感?
(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
式?
(5)何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从中我们能看到女词人与丈夫之
间什么样的爱情?
(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是词的主旨句,在写
愁绪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以上我们学习了体会诗歌感情的一些方法,有意象分析法、抓关
键词法,从而更好的领会了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愁。
扩展鉴赏:《声声慢》
总结李清照不同时期的写
一剪梅简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