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用“我知道……还知道……”来说说你对蜻蜓的了解呢?
尊敬的老师:
欢迎使用语文课堂网为您提供的教学课件。
如果你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就会找到更多的相关资料!
期待您将本站地址告诉你的同事。
本站地址:堂网祝你快乐!
谢谢!
想一想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小朋友捉蜻蜓的?他们捉到蜻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可是到最后,他们却把蜻蜓放了,心情又是怎样的?
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
为什么最后大家却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了?
默读2至11自然段,用”__“画出陶行知说的话;用“~~~”画出孩子们说的话。
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谈谈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
吃食:
尾巴:
眼睛: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
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它
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飞行方向。
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
上万只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
面八方的虫子……
小知识
蜻蜓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知的有4500多种,我国约有300多种。
在昆虫世界里,蜻蜓飞行本领最高,它比别的昆虫飞得快,飞得高,飞得远,每小时能飞行100多公里。它的头上有两只发达的复眼,亮晶晶的像个小灯泡。复眼是由10000个到28000个小眼睛组成的,能看见6米以内的东西,还会分辨颜色,识别物体的形状。
有时,我们看到雌蜻蜓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用尾巴在水面上一下又一下地徐水,仿佛在做游戏,其实是在产卵,这就是人们熟知的“蜻蜓点水”。蜻蜓卵在水中孵出幼虫,它专门吃蚊子的幼虫。幼虫在水中生活1年一5年,蜕皮10多次后才变为成虫。
天气好的时候,蜻蜓常在近水的树丛里停留或飞舞。下雨前,蜻蜓在低空成群地飞舞。这是因为下雨前空气湿度大,虫子翅膀潮湿,没法飞高,这也正是蜻蜓捕食虫子的大好机会。
课文中陶行知是怎样劝说孩子们的?请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神态、动作的词语,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慈爱地抚摸”、“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
“高高举起”
“小心地翻过去”
“用商量的口吻”、“还给”
陶行知(1891-1946),中国教育家。1927年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即晓庄学校)。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
放飞蜻蜓(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