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观潮
课例说明:
本文节选自南宋文学家周密的《观潮》,用散文的形式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色。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游泳健儿水中表演的精彩场面,以及观潮时的盛大场面。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将场面描写得精彩引人。钱塘江大潮也成为古今盛事,描写生动、形象、细致入微。而且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江潮的壮观、江上活动及观潮场面的盛大,写得有形、有声、有色。
教学设想
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如借助注释了解文意,积累重点词句提高阅读能力等,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以读促讲,重在养成学生积累习惯,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朗读要求,激发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由读到思再到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
能力目标:
,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
、精练生动的语言。
、夸张等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
。
德育目标: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领悟和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
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
。《酒泉子》与本文比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
霆(tíng) 斋(zhāi) 艨(méng) 艟(chōng) 履(lǚ)倏(shū) 舸(gě) 泅(qiú) 僦(jiù) 赁( lìn)
“提示”及注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文学常识、记词义。
: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农历八月中旬是钱塘江潮最壮观的时候,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是怎样的景观。
二、作者及文章背景简介:
:周密(公元1232~1298),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字公谨,号草窗、草州、泗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人。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金兵入侵,他退居湖州(今浙江湖州)。宋亡以后,隐居不仕,以歌咏著书自娱,其词风格在姜夔、吴文英两家之间,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词讲求格律,字句精美,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也能书画。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齐东野
F3.观 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