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丁玉俊200940120104
一: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七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写景散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本文作者老舍抓住济南的冬天“”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设计理念
这篇教学设计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的积极性,达到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学习目标
,感知课文内容,体味济南冬天的美。
,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语言的美。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
1. 朗读教学法。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清新,作为感知,悟文章内容与风采的朗读形式是多样的,如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散读。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像。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媒体:多媒体
八: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感知性阶段
同学们都知道老师我呢,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特别善于观察,不信你看我的脸就知道了,我的庞大的脸上就刻了俩字,细心。所以我就喜欢观察生活。我发现啊,最近同学们老喜欢上课睡觉,睡醒的时候一边擦嘴角的口水,一边念念有词的说,
“啊!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天三个月”。这最后一句话啊,大概是说冬天太冷了,咱们都得跟青蛙一样躲进洞里冬眠才好。不知道,同学们对于冬天的印象如何?
生答:冷,风大,穿的衣服多,行动不方便,容易滑跤。。。。。
从你们回答的语气中我看出来了,你们不喜欢冬天。那假设冬天很暖和,很可爱,是温晴的还美丽动人的话,你们还喜欢不?那又有同学问了,老师有这样的冬天吗?有啊,不信啊,不信你把课文翻开到55页,济南的冬天可就是这个样子的。
二: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介绍
老舍(1899 -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7: 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
1924 :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30: 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 :他的代表作《骆驼样子》问世,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的影响。
抗战爆发后,他从事抗战文学活动。
1946 年赴美讲学。
1949 年应邀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
全、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新社会给了他新的艺术生命。他为人民创作,热情地歌颂共产党,歌颂新社会。老舍是一位多产的现实主义作家,解放后写了23 个剧本,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文革中因不堪迫害,投水自尽。
。
老舍(1899-1966),一生67年,经历坎坷,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其余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丁玉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