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NIELSEN中国高储蓄率成因剖析.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高储蓄
率成因剖析
2010年10月
概述
中国持续的高储蓄率已经引起了相当一部分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
建基于“预期模型”的经济理论先是:在一个国家GDP强劲增长的同时,
将经历储蓄率的下降,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未来的收入状况有更好的预期。
尽管GDP增长态势良好,中国的储蓄率却始终保持高位。一个广为接受的
解释是中国传统的储蓄习惯系勤俭节约的儒家文化影响所致。
但是这一理论是否仍适用于当今社会?尼尔森试图为您揭示这个假设的效
力并探寻中国高储蓄率的非文化成因。
事实:
图1: 储蓄占GDP比重: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最高
预测中国储蓄在2010之前将几乎达到
GDP的50%,已经成为全球储蓄率最 50
高的地区之一,大大高于英美等发达
40
国家。尽管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态
势良好,储蓄率仍保持持续增长。 30
20
10
0
PH NZ PK AU JP SL HK TW VN ID TH IN KR SG MA CH
2010f 2011f
来源: CEIC,汇丰银行
尼尔森公司2010版权所有 2
国家储蓄是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
府储蓄的总和。资料显示,在1999 图2: 毛国内储蓄率(占GDP的百分比)
年之前,家庭储蓄是国家储蓄的最重
要组成部分。之后,企业储蓄后来居
60
上,比重与家庭储蓄相当。这主要源
于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生产力和效
率进一步提高。 50
另一方面,家庭储蓄在90年代中期有 40
微降,随后稳定在GDP的16%左右。
(见图3)
30
20
10
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美国英国中国
来源: 世界银行
图3: 中国储蓄率组成(占GDP的百分比)
25
20
15
10
5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
来源: ,关于中国投资和储蓄,Louis Kuijs编着
3 尼尔森公司2010版权所有
尽管企业储蓄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居
高不下的家庭储蓄(见图4)仍需要图4: 毛国内储蓄率(占GDP的百分比)
密切关注。
50
根据尼尔森消费者信心调查报告显
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
示,当前,在各种不同的消费人群
中,储蓄倾向仍旧很高。(农村地区 40
除去基本生活开销外,余钱较少,因
此呈现较低的储蓄意愿。)
30
20
10
0
China-2003 .-2002 Japan-2002 Korea-2002 Mexico-2001
来源: ,关于中国投资和储蓄,Louis Kuijs编着
图5: 不同消费人群的储蓄意愿
高收入家庭 70
中等收入家庭 69
低收入家庭 43
60+ 41
50-59 49
40-49 53
30-39 63
<30 63
农村 46
四线 63
三线

NIELSEN中国高储蓄率成因剖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iwori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11-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