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沁园春。长沙.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背诵并默写
二、完成下面问题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是如何构思的?
2.《沁园春·长沙》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3、通过学习《沁园春·长沙》,你学到了哪些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积累了哪方面的写作素材?
解析: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是如何构思的?

2.《沁园春·长沙》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1答:这首词分上下两阙。上阙描写今日独游,观橘子洲头秋景,联想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下阙用“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过渡,承上启下,回忆起与战友们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不平凡岁月,形象地概括了早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2答:本文的“景”,由“看”领出。诗人看到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水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天上“鹰击长空”,水底“鱼翔浅底”,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的山、林、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大自然,作者情不自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关于词的基本知识
词的定义: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1,词的特点:①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②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③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④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⑤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2,词的起源与发展:词起源于民间,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另说,词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极盛于宋代,衰微于元明,复兴于清代。总之宋代是词的完美与鼎盛时期。词人颇多,如二晏(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张先、苏轼、柳永等、范仲淹、王安石、秦少游、辛弃疾、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都是代表人物。
3,词的种类: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方法是明朝人强加上去的,并不科学。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然而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分类并不十分清晰。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进约等于中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蝶恋花60字,江城子70字,但在宋朝都属于令词)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运用韵较疏。
4,词的风格: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纳兰性德, 晏几道,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等。婉约派的风格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重大题材入词。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
5,如何填词: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
①选择内容:有感而发,立意准确,深思熟虑;②选择题目:能够最集中地体现中心思想,即使用第一句做题目也不可没有题目;③选择词牌:格调与内容适合,可参考古人作品。④遺词造句力求空灵含蓄,切忌空洞直白,这须要长时期练习。
素材挖掘:

【素材清单】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扫古诗词表现的秋天肃杀、感伤的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蓬勃向上,充满生命活力。面对如此壮丽廖廓的景象,不仅表现出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也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官僚、军阀,改造旧世界的凌云壮志。
【写作素材】
“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彰显的是青年毛泽东面对风云变幻的动荡时局而生发的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体现的是以毛泾东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意气风发敢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关注时局,关心国事,当是每一个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素材激活】
志当存高远
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就心怀大志,13岁那年,他写下了《咏蛙》诗一首:“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将他敢为天下先的

沁园春。长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109 KB
  • 时间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