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活动
1、怎样听课
A、要边听边记,记录越详细越好,举例越细越好,这样有说服力。
B、边听边想随时写出简评
C、对新教师、老教师、骨干教师、非骨干教师、敬业教师、不是很敬业的教师、能力强的、不强的学校还要有其他的具体的听课标准。
(1) 听教师的一般能力
*教学态度:落实总体目标,平等、民主、尊重、关怀、理解,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氛围应该是和谐的、愉快的。教师应该是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服务功能。教学观念,要从角色意识上进行转变。不能说该老师再说一遍。教师的语言不能有随意性,要考虑学生是否接受,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教师语言上教师不要总站上风。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要生动,要有感染力,是吸引学生学习枯燥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监控能力
*教学手段合理整合的能力
传统的苯方法也是计算机不可替代的
(2) 听教师的学科水平
*教学目标的制定
*对知识科学性、系统性的把握
*对重难点的处理和理解
*对教材创造性的使用,在教师处理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
*教学的策略和思路,要符合学科的特点
(3) 听学生参与学
*全员参与
*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
*主动学,主动参与的意识
1、会听讲:听知识的形成过程;听知识的基本结构;听分析问题的方法;听主要的科学结论
2、会讨论: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给别人补充;学会与同伴争论
3、会看书
4、会自学
5、有创新,能主动提问,发表不同的见解,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6、能评价
(4) 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
*学生对于知识及方法的掌握程度
1、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对于数学思想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
听课的技能与技巧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郑金洲
听课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RW)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小学教师在一天当中,大致会有1000次人际交往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一周有5000次,一年至少有20万次,在其职业生涯中,会有数百万次。在亚当斯等人(Adams, Bidd1e,.)用摄象机进行的另外一次研究中,发现教师每5~18秒钟就会转换一次“动作”,也就是说教师每节课会有170种不同的动作、活动。一个教师按期职业生涯40年来计算,他大致要上5万节课,但有可能极少通过听课对课堂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①。本文从听课前、听课中和听课后三个环节分析听课的技能、技巧问题。
一、听课前的准备
有些教师在听课前很少做充分的准备,觉得在听课中记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就可以了。这样的听课虽然不能说是无效的,但至少会遗漏许多重要的信息,从而也减少了自己从听课中获益的机会。在听课前,实际上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例如:(1)认识课堂,把握课堂特点;(2)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3)了解所听学科、任教教师及教学法;(4)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5)选择听课记录的方式方法,准备听课记录的工具等。
二、课上的观察与记录
对于一个善于观察和善于捕捉信息的教师来说,并不只是在上课过程中去观察和记录。他对课堂上的观察与记录,实际上从走进课堂正式上课前就已经开始了。
听课者一般要提前几分钟进课堂,提前的时间依听课者的多少及课堂的空间大小等而定。一般地说,这段时间为5分钟左右。听课者在走进教室后,有这样几件工作要做:
观察学生的状态。观察一下学生在课下的活动状况,用以对比其课上表现及行为。例如,若注意到学生在课下生龙活虎,而在课上却无精打采,就可以进一步去思考,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是不是教师过多地支配了课堂,没有给学生活动的余地,或者是学生课下消耗的体力太大了,以至于上课时注意力都不能集中,如此等等。
与任教教师攀谈,了解有关情况。这段时间也可以用于与任教教师聊天,一方面消除任教教师紧张的心理,另一方面了解他是怎么来看待这次教学的,这次教学的准备情况如何等等。
与学生攀谈,了解其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及其他情况。这段时间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进行交谈,了解一下他们对将要上的这堂课的兴趣、准备情况,对任教教师的看法,对学习的态度等等。
选择自己要坐的位置。走进教室后,要注意观察教室的空间布局,尽量选择不引入注意的角落坐下。有的教师愿意选择靠近讲台的位置坐下来,这也许在有些情况下合适,但你要观察到真实的课堂,就需要考虑尽量少地进入任教教师及学生的视线,否则,他们的行为就难免“失真”,你在课堂上收集到的
听评课活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