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目的
结合目标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成都移动目标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出成都
移动目标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和提升成都移动目标管理水平应遵循的原则
和具体措施,以提高成都移动在新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研究思路
随着中国电信业重组的完成,运营企业由之前的六家变为三家,形成了三足
鼎立的局面,三家企业同时进行全业务运营。同时,政府为了平衡市场竞争,保
护电信产业整体健康、良性发展,扶持国有自主产权技术的发展,将出台电信资
源共建共享、携号专网、市场份额限制等一系列管制政策。因此,电信企业在资
源、业务和技术等方面的同质化步伐将显著加快,电信企业之间的竞争将逐步演
变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能力等核心能力的竞争。
在电信企业内部管理中,目标管理贯穿了管理的各个领域,是调动内部工作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因素,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
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将直接决定电信企业当期生产经营业绩和长期战略目标的实
现。
多年来,由于电信行业底子薄、起步晚、市场进入壁垒高,为了发展、壮大
电信产业,国家通过宏观政策调控、扶持等行政干预手段,培育、形成了理所当
然的绝对垄断的大型电信企业,受惠于“先天优势”的庇护,国内电信企业缺乏
真正充分的、市场化竞争考验,目标管理的效率和作用大打折扣,行政命令式的
目标管理取代了科学、有效的目标管理,通过“拍脑袋”进行简单目标管理的例
子并不罕见。这样一来,为了达到目标而做目标,只单纯的考虑当期考核需要,
而不顾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不仅不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且极大地损害
了企业内部的创造力和向心力,企业将失去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为此,必须对目前国内电信企业的目标管理进行改革,企业才能够建立起科
学的目标导向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才能在全业务、高度市场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电信行业已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势,三家电信企业都是
全业务运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由产品竞争逐步转向服务竞争,而服务水平的提
2
第一章绪论
升主要依赖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中国移动重要的管理手段,目标管理就
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因此,能否提高企业内部目标管理水平就成为决定企业竞
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了如何改进和提高成都移
动目标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主要框架如图 1-1 所
示:
图 1-1
论文框架图
创新之处
本文较为深入、全面地分析了成都移动目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
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改进措施。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
(1)建立了电信企业目标管理的关键战略指标体系(KSI):重点抓住那些
关系到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指标,实现 KPI、KSI、GS 三大体系的有机融合,将
战略指标具体到企业目标管理的项目实施。
(2)探讨了电信企业目标管理的差异化评价思路:结合企业内部发展现状,
依据各区域不同的经济环境、市场特点等因素,实施差异化的目标管理,最大限
度地发挥区域优势,推动企业全面均衡发展。
(3)研究了反向考核的目标管理方法:彻底转变传统从上至下行政命令式的
目标管理模式,强调突出上级企业对下级企业的服务、支撑职能,建立下级企业
对上级企业的反向考核体系和上级企业对下级企业的支撑机制。
(4)提出了与绩效管理融合的目标管理手段:将绩效考评引入目标管理的全
过程,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的奖惩,既实现个人目标又实现组织目标,从而实现
目标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3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目标管理相关理论
目标管理的定义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 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并形成了专
门研究管理行为和管理方法的理论体系。20 世纪初, 美国著名企业家泰罗以“泰罗
制”为基础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思想[1], 它的出现标志着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
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专门研究企业如何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
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种管理流派层出不
穷, 成为管理理论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管理活动
的原则和方法,但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企业资产的增值。
“目标管理”的概念[2][3][4][5]是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54 年在
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
成都移动目标管理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