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计划
总第 1 节
课题
1-1 井冈翠竹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设计者
张爱英
教
学
目
标
,了解全诗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来体味诗歌的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点
难点
,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
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井冈山吗?见过井冈山竹子吗?今天,我们又紧跟着红军的足迹,去看看井冈山的竹子。一起读课题“井冈翠竹”。知道井冈山这个地名吗?(自由交谈)是啊,那是中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鲜血的土地”在它绵延500里的林海里,长满了青青的竹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井冈翠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殷切血雨腥风
魂飞魄散意气风发呼啸坚贞不屈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自学指导
1、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2、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
3、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们带着自学指导中的问题,放声朗读课文。
3、读完课文后解决质疑中较简单的问题。
4、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5、学生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
6、电脑生字课件,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要求流利)
师:课文的字音大家读得很正确了,相信接下来,大家也一定能把课文读得很流利。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自由练读。
师:好,时间到。现在我们来比赛读课文。
2、指名读。
3、生评价。(从读得是否流利上去评)
4、指名读得好学生进行范读。
5、师可根据学生读得情况进行适当评价。
六、第三次先学后教。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我们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3、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试着给课文分段。
(1)试着说出分段依据(按照不同的内容分段)
(2)分段并归纳段意。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七、第四次“先学后教”(学习会写字)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请听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的书写,注意每个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可以试着在练习本上进行书写练习。3分钟后老师来检测。
生自学生字。
指名给生字进行口头组词。
师提写生字。(指名后进生上台板书)
六、当堂训练
⑴抄写词语锁住震撼委派殷切
⑵熟读课文。
板
书
设
计
1-1 井冈翠竹
井冈山(gāng)
显露(lù)
血雨腥风(xuè)
教
学
后
记
课时计划
总第 2 节
课题
1-1 井冈翠竹
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设计者
张爱英
教
学
目
标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背诵二、五、八自然段,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来体味诗歌的韵味。
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领会延安精神,懂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点
难点
,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
教学内容:过程、方法
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为什么说“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找中心句。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学生汇报交流
二、学习竹之功绩自由读课文(5-12自然段)并思考
竹子的革命功绩表现在哪些方面?按什么样顺序写呢?
学生汇报交流
保卫第一个红色政权时期――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哪三个方面来写?如何表现?
(5自然段)写竹的用途。
(6自然段)军民情谊深厚。
(7自然段)写出井冈山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无私的贡献及其精神对中国革命深远的影响。
北上抗日时期――
(8、9自然段)赞扬了竹子尤其井冈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作者明写竹是“用具”“武器”,暗写什么?
明写竹子不低头,不弯腰,暗写什么?(双关)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0-12自然段)(一)写开发竹林(二)写修竹滑道(三)写走上征途
分别用哪些词句体现“继承”“艰苦”“贡献”?
三、课文是不是单纯写竹?写什么人?怎么写?
四、为什么要借井冈翠竹而不借别的事物写人?
五、作业:背诵二、五、八自然段。
板
六下教案新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