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法律法规培训与核电投标介绍经营合同部二零零九年四月十一日
0
内容纲要
一、招投标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三、招投标工作基本程序
四、核电投标介绍
1
一、招投标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1、招投标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招标,是指招标人对工程、货物或服务项目,事先公布采购的条件和要求,以一定的方式邀请不特定或一定数量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而招标人按照公开规定的程序和条件确定中标人的过程。
所谓投标,是指投标人利用报价的经济手段销售自己的商品或提供交易的服务行为。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中所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对招标文件提供的项目估计自己的报价,在规定的日期内填写标书并递交给招标人,参加竞争及争取中标的过程。
招标投标是国内外现时普遍应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
招投标的原则是鼓励竞争、防止垄断、将采购活动置于透明的环境中,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使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招投标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特征。正是由于招投标制度具有上述三个优点,使得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得以逐步在工程建设、公共采购等领域成为主要的市场交易方式。
2
一、招投标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2、招投标的历史
招投标制度历史悠久,在国际市场已经实行了200多年。
招投标活动起源于工业革命起源地——英国18世纪的政府采购项目。
要知道的几个历史事件:1782年英国成立文具公用局,后发展为物资供应部,主要负责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投标活动。1830年英国政府正式明令实行招投标制度。1809年美国通过了招投标法律,1861年开始采用招投标方式来采购政府工程。(总结:招投标活动起源于政府的对外采购行为,起源地英国,早期推广的还有美国)
招投标方式的推广:西方发达国家→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近二三十年)发展中国家
我国最早采用招标方式始于1902年,当时张之洞采用招标比价的方式把其创办的湖北皮革厂工程承包出去。
建国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单纯使用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招投标无从谈起,竞争也无从谈起。直至经济体制的改革实施,才逐渐引进竞争体制和国外先进经验,在工程、服务和货物采购中实行招投标制度。
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明确:要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投标包干责任制,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
3
一、招投标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2、招投标的历史
此后,国家各部委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指导和管理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活动。比如,
1985年6月, 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暂行办法》
1991年2月, 国家计委颁发的《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及大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的通知》
1992年12月,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1995年11月,国内贸易部颁发的《建设工程设备招标投标管理试行办法》
1998年12月,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并决定自2000年1月起实施,标志着我国招投标活动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自1999年至今,国家各部委及管理部门又陆陆续续颁布了各项招投标与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累计35条,其中较为重要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1、章节与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总共分为6章、68条规定。
第一章总则 1~7 条
第二章招标 8~24 条
第三章投标 25~33条
第四章开标、评标和中标 34~48条
第五章法律责任 49~64条
第六章附则 65~68条
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部分条款摘抄学习
第十条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说明:公开招标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最大限度内选择投标人,竞争性强,择优率更高,同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招标活动中的行贿行为,国际上通常采用该种方法。其缺点则是投标人较多,程序复杂,一般耗时较长,花费的成本也较大,对于采购较小的项目往往得不偿失。公开招标又可以分为国际竞争性招标和国内竞争性招标。所谓邀请招标也称有限竞争招标或选择性招标,邀请招标可以缩减时间和减少工作量,它虽然在潜在投标人的选择上和通知形式上与公开招标有所不同,但是其使用的程序和原则与公开招标是相同的,仍不失公开性。另外在现时工程
招投标法律法规培训与核电投标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