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防震减灾.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论文
地震与土木工程
论文摘要:“地震灾害的实质是土木工程灾害”,本文针对最近两年地球频频发生地震,对建筑的影响破坏,伤亡惨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以及地震对其他土木工程工程的影响,进行灾害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要求。希望在土木工程建筑建设中,对地震灾害的影响引起必要的重视和广泛的关注。
地震的特点
1:突发性强。地震之前没有明显的预兆,突发性比较强,猝不及防,一次地震持续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十秒,以至来不及逃避,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这是其他的自然灾害难以相比的。地震可以在几秒或者几十秒内摧毁一座文明的城市,能与一场核战争相比,像汶川地震就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的能量。
2:破坏性大,成灾广泛。地震波到达地面以后造成了大面积的房屋和工程设施的破坏,若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3:社会影响深远。地震由于突发性强、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它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比其他自然灾害更为广泛、强烈,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人们心里上的影响也比较大。
4:防御难度比较大。与洪水、干旱和台风等气象灾害相比,地震的预测要困难得多,地震的预报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同时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要减轻地震灾害需要各方面协调与配合,需要全社会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地震灾害的预防比起其他一些灾害要困难一些。
5:产生次生灾害。地震不仅产生严重的直接灾害,而且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次生灾害。有的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直接灾害造成的损害。一般情况下次生或间接灾害是直接经济损害的两倍像大的滑坡都属于次生灾害,还有火灾等等,在次生灾害中不是单一的火灾、水灾、泥石流等,还有滑坡、瘟疫等等。
6:持续时间比较长。主震之后的余震往往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破坏性大,使灾区的恢复和重建的周期比较长,地震造成了房倒屋塌,接下来要进行重建,在这之前还要对建筑物进行鉴别,还能不能住人,或者是将来重建的时候要不要进行一些规划,规划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问题,所以重建周期比较长。
7:地震灾害具有某种周期性。一般来说地震灾害在同一地点或地区要相隔几十年或者上百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重复地发生,地震灾害对同一地区来讲具有周期性。
二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三简单介绍最近几年的地震
智利地震: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震中位于智利比奥比奥省(BIO-BIO),位于智利康塞普西翁(Concepcion)东北89公里,位于智利首都圣迪亚哥西南339公里,震源位于地下55公里。为有史记录以来的第五强震。智利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当地建筑有着严格的建筑质量标准和比较完善的应急措施,所以地震袭击之后虽然很多建筑受到损害但并没有完全倒塌。智利是个
“多地震、多火山”的国家,因此对于防备地震袭击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好,当地居民的防震逃生意识比较强地震仅仅造成至少750人死亡。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伤亡情况: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玉树地震中土木工程建筑的破坏情况:玉树灾区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玉树县城强震后土木结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
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
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地震成因: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
—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

防震减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zhencai0001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8-07-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