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同步测试(第1课时)
一、填一填。
(1)( )个一是十,10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 )个一百是一千,1000里面有( )个一百,1000里面有( )个十,1000里面有( )个一。
考查目的: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十进制”。
答案:(1)10 10 (2)10 10 (3)10 10 100 1000
解析:第1、2小题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巩固对“十进制”的理解。第3小题在学生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后,明白千与百的关系,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最后借助学具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数一数。
(1)从三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四百一十。
(2)从五百七十八起,一十一十地数到六百三十八。
(3)从一百四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九百四十。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用不同计数单位数数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案:(1)三百九十八、三百九十九、四百、四百零一、四百零二、四百零三、四百零四、四百零五、四百零六、四百零七、四百零八、四百零九、四百一十。(2)五百七十八、五百八十八、五百九十八、六百零八、六百一十八、六百二十八、六百三十八。(3)一百四十、二百四十、三百四十、四百四十、五百四十、六百四十、七百四十、八百四十、九百四十。
解析:在学生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让他们分别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数数,以突破学生数数时的难点。同时,也可以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再次感受十进制关系。对于数数困难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借助计数器进行数数练习。
三、找一找。
(1) 995 996 997
(2) 990 980 970
(3) 500 600 800
(4) 390 395 415
考查目的: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答案:(1)998 999 1000 (2)1000 960 950 (3)700 900 1000 (4)400 405 410
解析:让学生结合找规律的知识,先根据已知的数发现数数的规律,再按规律继续数数,从而填出缺少的数,积累数数的经验。
四、连一连。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数数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案:(1)462的前面第二数460 (2)与999相邻的是1000 (3)403的后一个数是404 (4)两个两个地数,456后面第四个数是464 (5)10个十是100
解析:让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灵活运用数数知识。感受到数数与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会借助计数器等学具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里有意设计两道易混淆的题:一是“462的前面第二个数”,学生若看成“后面第二个数”,那就会错选460;二是
“两个两个地数,456后面第四个数”,若看成“一个一个数”,那就会错选462。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审题。
五、说一说。
还可以怎么数?说一说。
考查目的:培养学生有序数数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案:(1)一个一个地数:898 899 900 901 902 (2)两个两个地数:896 898 900 902 904 (3)三个三个地数:894 897 900 903 906 (4)五个五个地数:890 895 900 905 910 (5)还可以十个十个地数:880 890 900 910 920……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题,按照不同的数数要求数数,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数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让他们初步感知几个几个地数,往后数就是加几;往前数就是减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计数器数一数。
《万以内数的认识》同步测试(第2课时)
一、给四百七十八个小方格涂上颜色。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计数单位“百”的运用和数的组成知识。
答案:
解析:呈现半结构的方格图,其中每个大方格中包含100个小方格。通过让学生给指定数目的小方格涂上颜色,在数数中巩固学生对计数单位“百”的运用和数的组成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读数、写数,并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
(1) 一双轮滑鞋的价钱是五百二十八元。
写作:
其中,“5”表示
“2”表示
“8”表示
(2)运动场里的标准跑道全长400米。
写作:
其中,“4”表示
(3)一台吸尘器的价格是605元。
读作:
其中,“6”表示
“5”表示
(4)一件抓绒上衣需要260元。
读作:
其中,“2”表示
“6”表示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读数、写数和数的组成知识。
答案:(1)528 5个百 2个十 8个一(2)400 4个百(3)六百零五 6个百 5个一(4)二百六十 2个百 6个十
解
万以内数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