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临死前的严监生.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
库尔勒市第七小学宋红梅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接触过人物描写手法中的动作神态描写,这篇课文的趣味性更能激起他学习的兴趣。
但作为第一次接触白话文,有些词语学生比较难理解。而作者在短短三百余字中运用到人物特写、留有悬念、贴近现实的写法,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的限制,不容易理解。
设计理念
本文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例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虽然区区三百多字,但语言精炼传神,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个守财奴、吝啬鬼的形象。
从教材的编排意图看,把《临死前的严监生》放在“人物描写一组”中,是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不在分析故事情节上,而在指导学生朗读上和着眼于语言形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抓住动作描写,感悟人物形象,进而体会“讽刺”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侄”、“痰”两个生字,会写“监”、“侄”、“郎”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穿梭、郎中”等词语,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知道严监生
1、出示:幻灯片1 古人云,观其言,察其行而知其人。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描述,迅速抢答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手持金箍棒,捉妖降魔,七十二变。(孙悟空)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手持鹅毛扇。(诸葛亮)
武艺超群,酒量过人,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武松)
(设计意图:猜人物,感知人物的鲜明个性,目的是自然引入新课的学习。)
2、这些人物大家一猜即中,说明这些人物描写得极其成功,具有鲜明的个性,所以他们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将来认识一位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叫严监生。来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3、介绍《儒林外史》出示:幻灯片2、3、4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神奇的文字──《临死前的严监生》,请大家齐读课题。(引导这严监生都是临死的人了,请同学们再稍微慢一点、轻一点齐读一遍课题。区别“临”“监”。这两个字有点相像,请同学们区别一下,书空练习。)老师板书课题 出示:幻灯片5
4、板书课题,强调“监”的读音及写法,与“临”的区别。介绍“监生”的意思。
5、了解人物背景,初知严监生
出示:幻灯片6你了解到他家庭怎么样?(很有钱,佣人多,在乡下还有田地。)
(设计意图:借用资料介绍严监生,对学生感知人物形象——吝啬,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师:严监生的确有钱。一两银子,相当于500元人民币。他家资产折合人民币亿万元,就算是我们所有的人的资产加起来也没有他多,我们设想一下,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在临死前会怎么做?(学生交流)
6、——就是这样一个有钱的财主,在临死前(补充板书,揭题)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举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走近严监生
1、打开书,好好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是一篇近代白话文,和我们现在文章的有些字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

临死前的严监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07-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