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你们好!我来自北区小学,我叫余嘉文。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下册死19课《台湾的蝴蝶谷》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景色。从教材编排来看本单元为“爱国篇”,主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风光和民族风情。《台湾的蝴蝶谷》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歌唱二小放牛郎》、《鸟岛》,下跟《欢乐的泼水节》。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根据教材的要求,本篇课文用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第二课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台湾蝴蝶谷的美丽。我今天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2、教学要求: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角度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第一课时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相关词语,特别是成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积累优美的词句,了解台湾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从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蝴蝶谷景象的迷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及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蝴蝶谷远在台湾,书上虽然有生动的插图,但对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我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这种美景,并通过多种方法、多层次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作为第二课时的重点。我班学生都没有去过台湾,对台湾的了解有限,要激发他们对台湾的热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作为本课难点。
二、说学情
我觉得我们应该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儿童的思维想象世界,用儿童的笔触描绘世界,课堂上,我将会打出一些这样生动、形象的照片,让学生在朗读、观察、想象、美读的过程中,架起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与形象的自然画面间的桥梁,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意境,获得阅读的乐趣与美的熏陶。
三、说教法、学法
《台湾的蝴蝶谷》一课4个自然段没有严密的逻辑顺序,除了第一段整体描述台湾外,另外三段处处都体现了蝴蝶谷的美。根据这一特点,我紧扣蝴蝶谷的美丽,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段落,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悟读,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体会、感悟,达到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从而指导有感情朗读,达到内化的效果,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及时鼓励、表扬,让黑板上的蝴蝶和学生作朋友,教室里彩蝶纷飞,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引入第二课时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上课伊始,我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台湾的蝴蝶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非常简单,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都能初步感受到蝴蝶谷的美丽、迷人。我再问: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蝴蝶谷的美的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引入第二课时的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都描写了蝴蝶谷的美景,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受深的段落来学习、体会、感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学习课文,感受蝴蝶谷的美景。
我通过三个步骤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
首
台湾的蝴蝶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