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3
第一节编制依据 3
第二节工程概况 3
第二章洞口段测量、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 5
第一节洞口段测量 5
第二节工期要求 5
第三节超前地质预报 5
第四节监控量测 6
第三章进口洞口段施工方案 12
第一节说明及总体方案 12
第二节洞口段开挖及支护 12
第三节进口洞口段地表水拦截和预加固 12
第四节进口边仰坡防护 13
第五节洞口段超前支护 15
第六节洞门及附属施工 15
第七节洞口段大管棚的施工 16
第四章进口洞口段洞身开挖方案 23
第一节短台阶临时仰拱法 23
第二节台阶法 24
第五章洞口段洞身超前支护施工 25
第一节钻孔的控制 25
第二节钢管加工及压浆 25
第六章洞口段初期支护施工 28
第一节钢架施做 28
第二节喷射混凝土施工 29
第三节钢筋网 31
第四节中空锚杆 34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37
第一节质量目标 37
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37
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40
第一节安全目标 40
第二节安全保证及管理体系 40
第三节安全保证体系 40
第四节安全管理体系 43
m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
1、本标段施工合同文件及设计图纸,包括线路平面图,线路纵断面图,地质平面图、隧道施工设计图等;
2、对现场地质、地形、水文条件、交通条件的调查;
3、对周边物资市场的调查;
4、我单位多年的施工经验成果;
5、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建设方下发的文件及实施细则等;
6、(6)主要采用规范、标准、指南、文件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建技【2010】1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技【2010】352号);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黄土隧道及软弱围岩地段隧道安全施工强制性规定》(晋豫鲁铁工【2011】63号)。
工程概况
冯家塔隧道位于黄土梁峁区,地形起伏较大,多开辟为枣林及耕地。洞身基岩产状进平缓,层理发育。隧道进口里程改MDK59+350,出口里程改MDK59+940,双线,全长590m,其中Ⅲ级围岩265m、Ⅳ围岩145m、Ⅴ级围岩180 m,隧道最大埋深55m,隧道全长位于8‰的下坡。隧道改
MDK59+。其余段落均位于直线上。隧道进口采用单压式明洞门;出口采用偏压式明洞门。暗挖隧道按新奥法设计与施工,采用复合式衬砌,Ⅳ~Ⅴ级围岩隧道均采用曲墙带仰拱的衬砌结构形式。为保证施工,合理规划总工期,安全、高效、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本隧道从进口掘进。
进口队伍驻地设在进口附近,隧道进口MDK59+350处紧邻三碛公路,从三碛公路边修筑100米左右的施工便道,从线路右侧直接到达洞口。
本方案将针对进口的施工工艺、防排水及安全质量保证措施详细编制。
洞口段测量、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
洞口段测量
冯家塔隧道开挖采用由进口开挖掘进方案,洞外控制测量采用GPS测量方法,独立网布设由中铁咨询航测遥感研究院进行GPS加密测量,在隧道进口布设四个GPS控制加密点和三个二等水准点,经测量平差,其精度合格后,可以作为冯家塔隧道控制和施工测量的依据。隧道洞身施工放样采用咨询公司提供的配套独立控制网改正后坐标。
洞口投点观测注意事项:
1)因洞口投点距贯通点最远,测角误差对贯通的影响值最大。
2)洞口投点应布设在便于施工放样、联测洞外控制点以及向洞内测设导线之处。向洞内传算方位的起算边长度不宜小于300米。投点桩的埋设高程应与施工底面高程相适应,桩点应稳固可靠。
3)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四个平面控制点和三个高程控制点。
4)为减小洞口投点测角误差的影响,投点时选在气温稳定的阴天或夜晚进行。
工期要求
计划2012年9月4日开始施工准备,2012年9月30日开始进洞施工,2013年5月27日工期
冯家塔隧道进洞专项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