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读老子的几点思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装--------------------------------- --------- 订-----------------------------------------线----------------------------------------
班级姓名学号
-
广东财经大学答题纸(格式二)
课程读老子 20 14 -20 15 学年第一学期
成绩评阅人
评语:
==========================================
关于读老子的几点思考
不知不觉上完了清风老师的读老子课,清风老师对《道德经》生动而精辟的解读给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毋庸置疑,《道德经》是部光辉著作,虽然区区五千余言,但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没有人不被《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所折服,所惊叹。接下来就让鄙人谈谈对《道德经》的几点看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清风老师给我们讲解的第一句话,也是先哲老子写在《道德经》上的开篇第一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句。但到目前为止我对这个“道”的认识还是一知半解的,很多名人大家对“道”
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后来我查了一下,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文帝刘恒的讳,改为“常”。按我的理解道是可以被描述的,但是这个被描述出来的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道德经》的这个开篇主旨还是说明一个“变”的概念,和《易经》是一脉相承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理解和描述的道,它在我们当时的认知范围是正确的,但是离开的这个范围,对这个道的理解和描述就要做改变和修正了。我们的认知有限,所以我们往往是看到了事物的一面,而从中所认识的“道”就具有局限性,所以老子开篇就告诉我们“道,可道,非常(恒)道”。老子所著《道德经》是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何谓“道”,所以那些解释为“可以被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不是老子的本意,老子的本意应该是“道可以认知,但不是一成不变”,而不是“道不可知,一说就非道”。这里有个例子可以说明下:牛顿力学一直是传统物理学的根基和真理,对于物理学家来说就是他们的“道”,可是进入20世纪,在研究微观世界的时候,牛顿力学就不能解释各种物理现象了,所以后来发展出了量子力学。这说明任何一个原理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过界了那就不一定正确了,这也是老子所阐明的“非恒道”“变易”思想。而名,是相伴人的意识而生的,要人的存在,故可名之名,但不是恒久的名。所以,后面才有“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时,人的意识还没有产生,而万物已然开始,有名时,有了意识,人便会名万物,才可辩万物,故心中才有万物,乃是万物之母。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清风老师教导我们做人
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我非常赞同清风老师的说法,众所周知,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养育了万物却不去争功。“处众人之所恶”水总是处在最低洼的地方,甘愿默默孕养万物却不夸耀自己的功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水生养了万物却不去占有万物,有孕养万物的作为却不夸耀自己,功成却不居功自傲,正因为水不居功所以它的德行不会泯灭。道做为一个形上的最高本体,其内涵不容易把握,于是

关于读老子的几点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zhencai0001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