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你知道孝文帝改革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吗?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前期:
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
重点是建立新制,取代旧制
后期:
由孝文帝主持;
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一、改革前期:建立新制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2、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
3、设立三长制————基层行政制度
4、推行租调制————赋税制度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原因:
官吏无俸禄,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内容:484年下诏
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放
同时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
影响:
吏治有所好转
“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魏书·高祖纪》
2、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
背景:中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内容:485年颁布
按一定的标准将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
作用: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主对土地兼并。
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
“三长制”
思考:三长制实行之前的地方统治
机构叫什么?有何弊端?
农民
宗主
北魏政权
3、设立三长制————基层行政制度
目的:配合均田制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内容:设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
职责: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
作用: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取代宗主督护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改革前
改革后
宗主
北魏政权
农民
农民
北魏政权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