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渭南市概况
渭南市,隶属于陕西省,位于东经108°50′-110°38′和北纬34°13′-35°52′之间,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是陕西省的“东大门”。总面积约13134平方千米,人口556万。为陕西省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辖临渭区、大荔、富平、白水、潼关等9个县以及华阴、韩城2个县级市。
渭南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
渭南是中国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还是中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工业以电力、煤矿、木材为支柱,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钼矿储量位居中国第二。
中文名称
渭南市
著名景点
华山、蒲城桥陵、合阳洽川、韩城党家村民居、蒲城卤阳湖等
外文名称
WeinanCity
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蒲城内府机
别名
东府、秦东
火车站
渭南站、渭南北站(高铁)
行政区类
别地级市
车牌代码
陕E
所属地区
中均气温
℃
下辖地区
韩城市、华阴市、蒲城县等
年降水量
570毫米
政府驻地
临渭区
最高学府
渭南师范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区号
0913
名人
邮政区码
714000
行政代码
610500
地理位置
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东部
GDP总量
(2014年)
面积
13134平方千米
人均GDP
4300美元(2014年)
人口
556万(2010年)
市委书记
陆治原
方言
关中方言、中原官话关中片
市长
李明远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2历史沿革
渭南作为县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
夏(约前21—前16世纪),传说属雍州,为有扈氏族活动区。商(约前16—前11世纪),为骊戎国之地。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属当时的京城郊区。东周(前770—前256),
春秋时属晋。秦孝公十年(前668)秦伐土邽戎,在今渭河以北置下邽县,县治在今故市镇附近的故县村。次年置郑县,辖今渭河之南地。战国时,渭南先属魏,魏襄王五年(前314年)献于秦,辖渭河以南地区。
秦(前221—前206),渭河以南属骊邑,渭河以北属下邽。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设内史,辖骊邑、下邽等,此时,北部还设有莲勺县,据《汉书·地理志》载:“当属内史”。西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进军关中,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骊邑、下邽一度属之,莲勺亦当属之。二年,汉设渭南、河上二郡。郑、骊邑属渭南郡,莲勺属河上郡。九年(前198年)撤二郡,复隶内史。前197年七月,骊邑更名新丰。建元六年(前135年),分内史为左右。新丰、郑、下邽属右内史,莲勺属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冯翊。新丰、下邽、郑属京兆尹,莲勺属左冯翊。新莽始建国元年到地皇四年(9—23年),设烈郡、新丰、下邽、莲勺各县属之。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邽并入郑县,属京兆尹;莲勺数左冯翊。密畤县,当时在此时并入新丰,属京兆尹。建和元年(147年),又恢复下邽县,改隶左冯翊。魏(220年—265年),改京兆尹为郡,左冯翊为冯翊郡。新丰、郑县隶雍州京兆郡、下邽、莲勺隶雍州冯翊郡。
晋(265年—316年),新丰、郑县仍隶雍州京兆郡,下邽、莲勺仍隶雍州冯翊郡。东晋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正月,割新丰、郑县地,置渭南县(县域在今老城北),隶雍州京兆郡。下邽、莲勺仍属雍州冯翊郡,后秦时,渭南、下邽隶属未变,唯据《太平寰宇记》载:“姚苌废莲勺县。”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因避道武帝拓跋珪名讳,改下邽为夏封县,迁治于雄霸城(今巴邑镇)。太和三年(479年)复设莲勺县,废夏封入莲勺,隶雍州冯翊郡。孝昌三年(527年)改渭南县为南新丰县,并设渭南郡,治所迁至今县城东南四里明光塬上。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复设夏封县,与莲勺同隶雍州冯翊郡。废帝二年(553年),分置灵源、中源二县,改南新丰县为渭南县。三县均隶雍州渭南郡。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废渭南郡、灵源、中源入渭南县,属雍州京兆尹。同年因莲勺界内屡有“群盗”,置延寿郡,郡治在夏封县,领夏封、莲勺。
隋初,置雍州,不久改为京兆郡,渭南属之。开皇三年(583年),废延寿郡。大业元年(605年),改夏封为下邽,与莲勺同属冯翊郡。大业十年(614年),将下邽县治迁到今下吉城,隶同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渭南改隶华州。垂拱元年(685年)华州改为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又复为华州。天授二年(691年)七月,析渭南、庆山置鸿门县,县治在零口镇。
渭南市概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