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分析危机冲击与贸易保护下的中欧动态贸易关系word版下载
危机冲击与贸易保护下的中欧动态贸易关系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危机冲击与贸易保护下的中欧动态贸易关系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欧盟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对欧洲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各种贸易保护政策措施层出不穷,贸易摩擦不断,反倾销、反补贴泛滥于我国外贸企业的各个行业,各种技术性、专利性贸易壁垒也不断出现,这对中欧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本文以欧盟成员国的视角,逆向分析了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与欧盟成员国在贸易、关税、区域发展等领域合作竞争的关系,并以德国、希腊为借鉴,探讨了如何将中欧的双边经贸关系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
一、欧盟各成员国对中国进出口增长率分析
尽管受到欧债危机的冲击,2012年,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其中,,,,%。表1 描述了2001年至2011年欧盟27个成员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卢森堡为代表,从中国进口额增速高于出口额增速的有16个国家。2011年与中国贸易呈现逆差的有22个成员国。而对华贸易额排名第一的德国却呈现顺差,为163亿美元。
从表中进出口比率来看,16个国家进出口比率(列3、4)在2001年至2011年间增加,这使得欧盟委员会不得不担心与中国的贸易逆差理由。事实上,在贸易政策的制定中,过分强调贸易逆差是错误的。一衡,而贸易政策工具对国内的投资和储蓄决策的影响微乎其微。欧盟出于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担心而采取的贸易保护其实是不合时宜的。以德国为例,他对其他欧盟成员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远远高于中国,却并未像中国这样受到其他成员国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限制。另外,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尽管欧盟的贸易逆差时有增长和波动,但自1963年以来,这些赤字一直只占欧盟GDP的不到2%,并不足以威胁到整个欧盟的经济形势。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主要是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属于垂直分工关系,所以虽然时有贸易摩擦,但并未从根本上威胁到欧盟经济体的国内产业。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通信、机电、汽车、船舶、飞机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欧盟成员国感受到了对本国产业的竞争压力,贸易摩擦从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转移到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欧盟已经开始投入更多的力量,试图保持其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的竞争优势。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具有很强的两面性作用:一方面这是贸易双边国利益的碰撞与再分配;另一方面这种摩擦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的伴生物。中国正好借此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来推动国内的产业升级,利用产品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贸易政策对我国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我们不能把欧盟较高的技术标准简单地看成是对我国产品出口设置的障碍,而应把来自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标准看成是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我们更不能听任假冒伪劣产品恣意横行,应坚决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创新人才,提高“中
欧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分析危机冲击与贸易保护下的中欧动态贸易关系word版下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