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用“简案”,精彩语文课堂
一、设计提炼“简案”
,从三个梯度设计提炼“简案”。
首先,我从“教课文”的角度出发,不管是复习课还是新授课,都认真初读几遍课文,对课文的脉络、情节、中心有一个整体了解,明确重要的知识点、考点,把握重点、难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然后,我从“教语文”的角度出发,认真阅读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后习题,联系这一课以及这一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想一想应该通过这一课或者一个单元,在教会学生一些知识的基础上,再掌握哪一些写法、欣赏哪一些美点、提升哪一些能力,进一步明确课文的教学思路和重点。最后,我从“实施课程目标”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明确这一课所体现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挖掘这一课核心的、独特的语文价值,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点,探索语文知识基础背后的规律方法,让课堂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综合这三个层级和梯度,学习借鉴,并请专家指导,同事合作,认真设计,反复锤炼修改,提炼出了实效精彩的“简案”。
“内容”入手,设计提炼“简案”。我发现很多语文课堂教学专家、优秀教师都注重选准课文的切入点、亮点和突破口,精心设计提炼“简案”,我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研究。例如:
于映潮老师《说屏》“简案”设计:“识字词,赏句群,析精段”;
张伟忠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简案”设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朱则光老师《藤野先生》“简案”设计:“聚焦‘伟大’,品味‘伟大’,感受‘伟大’,升华‘伟大’”……
他们精彩的“简案”设计,真可谓言简意赅、费尽心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活动”入手,设计提炼“简案”。我认真学习研究了语文教学专家的一些精彩的活动“简案”设计,例如:
于漪老师《晋祠》活动设计一:“说说祖国的名胜古迹”,她一连让全班的44名学生都发了言,进行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二:“对比《中国名胜词典》中对晋祠的描述,找出不同”,用活动使课堂散发出持久迷人的芬芳。
二、灵活使用“简案”
我建立了“简案”小册子,一课一纸卡,像记号码一样,把专家的精彩“简案”设计以及自己创新的“简案”记在上面,不至于随手用随手扔,想用的时候又找不到。我感觉,对
“简案”随时整理积累,这是课堂教学智慧的提升,是文本挖掘的思想火花,也是自己语文素养的积淀历程。
新授课的“简案”设计使用,我一般从“内容”入手。我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对课文深入细致的阅读、分析、加工、提炼,避免肤浅和一蹴而就。“简案”所标示的,往往是课文的一个亮点,是对这一个亮点深入、细致的挖掘和提升,所以看起来比教学课文的目标范畴窄,但从语文价值和实施课程标准方面看,“简案”的功效是难以估量的。“简案”涵盖的教学内容非常充实、深厚,而且是这一课中最本质、最关键的,是“骨架”,我使用时注重师生合作、添枝加叶、不断“生成”,使课堂“骨肉丰满”。
复习
炼用“简案”,精彩语文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