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途径之一。随着肿瘤内科治疗的普及,临床上化疗药物渗漏发生有增加的趋势,药液一旦渗到血管周围组织中,轻度肿胀剧痛,重度可引起红斑、水泡、皮肤缺血性坏死、溃疡,甚至神经、肌腱、关节损害引起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痛苦,有的甚至留下了终身的残疾。
几个概念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据报道:%--6%
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是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2
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渗漏静脉外,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轻度红斑、局部疼痛,肿胀,局部组织坏死,严重者甚至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
化学性静脉炎:是由刺激性和腐蚀性化疗药物直接损伤输注的静脉而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在静脉注射部位的局部及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沿血管走行出现烧灼样疼痛,有时伴有硬结,有的血管颜色改变出现树杈样色素沉着,经过一段时间血管会变硬,有条索样感,严重的静脉闭索。
3
几个概念
法律、法规!!!!
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执行)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药物外渗分类
化疗药物外渗
非化疗药物外渗
根据外渗后对组织损伤程度,可将抗肿瘤药分为三类:
1、发疱性:外渗后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发泡或坏死的药物
2、刺激性:外渗后可引起灼伤后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
3、非发疱性药物:无明显的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
化疗药物分类
外渗损伤发生的时间
药物外渗的组织损伤的发生有时间差异,同种药物外渗后的局部反应的时间不一.
可能与渗漏液的剂量、浓度、部位、个体差异有关.
外渗损伤性溃疡一般在3-10天内发生
输液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I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局部皮肤红润肿胀发热刺痛无水疱和坏死
II期静脉炎性反应期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疱形成水疱破溃疡、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III期组织坏死期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部溃疡肌腱血管神经外露或伴感染
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
渗透压高的药物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h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成暗紫色黑色
血管活性药数分钟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感约8-10h变性坏死
化疗药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黑红紫黑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
更生霉素、柔红霉素、阿霉素、表柔比星、氮芥、丝裂霉素、长春碱、长春酰胺、长春新碱、诺维本
博莱霉素、顺铂、卡铂、环磷酰胺、达卡巴嗪、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
5-氟尿嘧啶、紫杉醇
氨甲蝶呤、阿糖胞苷、
平阳霉素、噻替哌
10
李凌药物外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