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镇中心小学新教师结对帮扶实践表
执教日期:8月29日
执教老师
李娟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赠刘景文》
学科
语文
执教班级
二年级
课前准备情况、教学实践、及课后自我评价
课前准备:ppt
教学实践:
第一部分:检查预习情况
第二部分: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
第三部分:初读古诗
第四部分:学习生字
第五部分:细读品味
自我评价:
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词,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
指导教师指导意见
课前: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其中自学成果展示精彩不断,学生们纷纷主动上台读诗、背诗,还有的同学通过查词语手册加上自己的理解,已能基本读懂诗的意思。
课后:学习这首古诗时节正好是秋季,课后应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从景中感悟作者的情。引导孩子们去看、去想、去说、去听、去悟。学生的思维在扩张,认知在深化,每个孩子眼中有画,心中有景。
指导教师:任文新 2016年8月29日
教师教后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不是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进行组合,而是借助音乐、图片,让孩子先在头脑中展开想象,浮现出相似的画面,顺应诗境的朦胧,再根据诗句中词语的提示,按照自己习惯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让孩子们进入了诗所描绘的景象之中。但是有一点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对于古诗不是太熟悉。
本人签字:李娟 2016年8月29日
麻镇中心小学新教师结对帮扶实践表
执教日期:9月7日
执教老师
李娟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一株紫丁香》
学科
语文
执教班级
二年级
课前准备情况、教学实践、及课后自我评价
课前准备:ppt
教学实践:
第一部分:谈话导入:小朋友,去年教师节那天,老师收到很多贺卡,你们知道是谁送给老师的吗?(学生说)对,是老师教过的学生送的。有他们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有自己买的。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贺卡。那天你们是怎样向老师祝贺的?
第二部分: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细读课文
第四部分:小结课文,指导背诵全文
第五部分:指导写字
自我评价: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是一首值得老师学生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我觉得像这样的优美深情诗歌应该让学生好好地读,用心去读。只有读好了,才能悟出其中的情。我从“踮”字入手,通过让学生做动作体会这个词语,从而明白它的表面意思是把脚跟抬起,脚尖着地。而这个词也传达着学生对老师的关心与感激,可以作为学生理解文本的入手点。老师的范读也非常重要,能把学生直接带入情境。
指导教师指导意见
课前:应该让学生提前收集紫丁香的图片,课堂上出示紫丁香插图,课堂上提问:谁能向大家介绍紫丁香?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
结对帮扶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