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二站中心校邢乃侠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积累好词佳句,了解三峡秋天的景色特点。
3、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顺序。
情感目标:
初步体会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口语表达、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想象三峡之秋的美景,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观察与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三峡资料、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画面,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一下你的感受吗?大家知道这些美丽的景色在哪里吗?你们去过这里吗?想去吗?有一位现代作家方纪曾经去过三峡,那我们就跟随这位作家的脚步去三峡游览一番吧!
2、板书课题。理解“之”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语:在作家方纪笔下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下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领略秋的神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指名读课文、正音。其他生边听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4、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课文中交代时间的词语,了解课文是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的顺序叙述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用这些词语既交代了作者描绘三峡秋景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又用这些词语作为每段的开头,使文章的线索、层次非常清楚,还能让作者抓住三峡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特点,展示三峡之秋的美。) 师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
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我们可以把描写早晨到夜晚景色的这几个自然段划分为一个部分,那很明显剩下的开头和结尾各为一部分。
三、深入精读、感悟美景。
(一)、学习第一部分。
过渡语: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三峡的秋天有着怎样的气息呢?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告诉我们了。
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到三峡秋天总的特点。思考:从橘柚树的哪些变化中,使你知道三峡的秋天来了?请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指名汇报。
出示课件。
师小结:第一自然段作者先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三峡秋天最有代表性的橘柚树,通过描写橘树、柚树叶子的颜色变化、果实的颜色变化及散发的香味,来表现三峡秋天成熟的气息。(师板书:已是秋天-------橘树、柚树-------成熟气息)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语: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走进三峡的一天,从露水闪耀的清晨开始,去细细品味它的魅力。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想一想哪些景物可以体现三峡早晨的美?
出示重点句。每当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学习好词佳句:(学习修辞方法;比较明净、明丽;理解:绿叶金实。)
指导朗读。(语调轻快、读出三峡的明丽之美)边读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象?谈感受。
出示课件。
指名美读。
师小结: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抓住露水在太阳升起前后给橘柚树带来的变化,突出了三峡秋天的早晨清新明丽的特点。师板书:露水、明丽。
总结
转载三峡之秋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