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市梁家营乡王家营小学卢海荣
《在太空中生活》
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十六课,围绕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展开,设计了三个主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宇宙和太空知识,初步了解太空中的一些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和精神条件,激发学生向往太空生活的兴趣和爱好。
说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到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各种资料。
2、能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宇航员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发挥创造力设计一个空间工作站。
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类在太空中与在地球表面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原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相互协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共享资料。
2、对我国和其他国家宇航技术的最新发展保持关注。
说重点、难点
重点:查阅资料,了解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
难点:组织学生设计自己小组的空间站。
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神舟十号飞船升空的情景,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其次,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后,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说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积极倡导和实施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动手操作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增长探究的能力,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殿堂的主要途径。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教学资源,创设直观丰富的教学情景,为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是重要而必需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生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自我评价的方式);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独特的感受,将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结合起来。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听说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分工合作等,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合作等学习方法完成任务,感受成功的喜悦。
说教学流程
依据本节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扣重点,突出难点,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新课传授;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四、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神六宇航服
宇航员如何睡觉
国际空间站
《在太空中生活》说课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