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概况 3
第一节概述 3
第二节编写依据 3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4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4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4
第三节地质构造 4
第四节水文地质 4
第五节瓦斯地质 5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5
第一节矿压观测 5
第二节巷道布置及施工顺序 5
第三节支护设计 5
第四节支护工艺 7
第四章施工工艺 7
第一节施工方法 7
第二节凿岩方式 8
第三节支护工艺 9
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1
第五节管线及电缆敷设 11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表 12
第五章劳动组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2
第一节施工进度及工期安排 12
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
第六章生产系统 14
第一节通风系统 14
第二节压风系统 15
第三节综合防尘系统 16
第四节防灭火系统 16
第五节瓦斯监控系统 16
第六节供电系统 17
第七节排水系统 18
第八节运输系统 18
第九节通讯系统、照明系统 19
第七章灾害预防处理及避灾路线 19
第一节火灾分析及防治 19
第二节水灾预防及处理 20
第三节粉尘分析及防治 21
第四节瓦斯灾害分析及防治 22
第五节顶板灾害预防及治理 23
第六节避灾路线 25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25
第一节施工准备 25
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26
第三节前探钻孔施工 27
第四节爆破管理 28
第五节设备管理 29
第六节机电管理 32
第七节运输管理 34
第八节其他 35
第九节各项标准 39
第十节“三位一体手指口述”现场安全确认制度 41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南回风大巷
二、巷道类别:岩巷
三、巷道相邻关系
,以45°方位-0°40ˊ59"施工114米后与南回措施巷贯通,南回风大巷北面为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北回风大巷等。西面为1801回顺、1801回顺抽放巷,东面为1803运顺抽放巷及8煤各准备巷道。
四、掘进目的及用途:服务于南翼系统的回风。
五、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南回风大巷施工长度待定,服务年限为24年。
六、预计开工时间
预计从2012年12月25日起自开始施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
一、编写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相关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五轮山矿井8煤层开采方案设计施工图》
4.《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6.《贵州五轮山矿井一盘区含煤地质层综合柱状图》
7.《五轮山工程技术部gcb2012-118号业务联系书》
二、地质说明书
以《贵州五轮山矿井一盘区含煤地质层综合柱状图》为依据。
三、矿压观测资料
-1上煤,前掘过程中应加强顶板管理,炮后及时支护若遇断层或顶板破碎时必须采取超前支护。
,底板相对移近量,两帮相对移近量,锚杆的载荷及锚固力观测,并收据数据,为方便矿压的观测必须安装顶板离层仪,顶板离层仪每50m一个进行安装。
第二章巷道地理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周围开采情况表
水平名称
一水平
采区名称
一采区
地面标高(m)
+1600 m
井下标高(m)
+1345m
地面的相对位置及建筑物
该作业头与地面相对高差255m,地面无建筑物。
井下位置及掘进对地面
设施的影响
掘进对地面无影响。
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无开采工作面。
走向
NE45°方位
长度
114m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
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岩、泥灰岩、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岩性、厚度及其组合关系具有复杂多变性,且同一岩性的力学强度变化颇大,稳定性也具有复杂多变性。细砂岩f=6~8,泥质粉砂岩f=4~6,
泥岩f=2~4,煤f=2~4。5-1上煤层老顶为细砂岩,硬度较大,一般岩层工程地质条件为Ⅴ类,R=400-800kg/cm2。煤岩层层理比较发育,岩性差,需加强顶板支护。特别是在顶板岩性为泥岩、地质构造带、贯通前揭3煤段,需采用超前导管超前支护,同时采用锚索、架棚等进行加强顶板支护。
二、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期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系数
井田可采煤层瓦斯含量较高,~,,瓦斯
南回风大巷巷掘进作业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