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穆旦诗的现代精神.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穆旦诗的现代精神 .doc穆旦诗的现代精神
关键词:穆旦现代主义本我自我超我
摘要:从穆旦诗歌的创作历程来看,他的“现代”深受英美现代派诗歌和现代西方文论的影响,所以,我认为要探讨穆旦诗歌的现代性,更应该以西方的现代精神为参照。

穆旦在历来的评论者那里被称为一位自觉的现代主义诗人,而在探讨穆旦诗歌现代性的时候,大多数论者从他诗歌的表现策略、语言以及主题意象去讨论,而这种讨论是建立在对“五四”到30年代中国新诗的观照上来进行的,我们从穆旦诗歌的创作历程来看,他的“现代”深受叶芝、奥登、艾略特等英美现代派诗歌和现代西方文论的影响,所以,我认为要探讨穆旦诗歌的现代性,更应该以西方的现代精神为参照。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的集大成者,艾略特是反浪漫主义者,他的现代的诗学品质建立在对浪漫主义诗学的反叛上。
浪漫主义诗学的核心价值是将客观真实与主观表现联系起来,突出诗对象的诗人主体性,但浪漫主义所讲的“情感”、“情绪”,基本是指一般心理现象,在唯意志论来看还只属于“表象”世界,而在表象世界深处,还有一个“本质”世界。表象世界只是不可知的世界;本质世界才是为我们所把握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现代派认为,世界无现实可言,亦无真实可言。要说现实有真实,那就是“我”的现实,“我”的真实。“也就可以说‘我即世界’。世界即我,我即世界——我们的艺术就应从表现原来那个不真实的世界转向表现“我”这个唯一真实的世界。这就决定了现代派诗歌以‘我’为对象的诗学原则”①。
传统浪漫主义也强调“我”的表现,但“传统诗学中的‘我’是独立于客观世界之外,可以旁观这个客观世界的我,这种‘我’表现目的是为了宣扬一种较为单一的人格个性;而现代派的‘我’的表现是为了获得与世界本质的沟通,与普通人的人格本质的沟通,让人领悟到宇宙人生的深层内涵。这就要求现代派诗人不仅要表现作为社会人格的我,自我人格的我,还要表现作为本能人格的我,这三‘我’即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②。

一、本我。在穆旦的诗歌中,这三“我”表现得很清晰。人是一种社会存在,也是一种本能存在。现代派诗人反传统精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他们的诗来提示人的本能面。从人格内部结构看,“本我”人格可分为生理的本我人格和心灵的本我人格两个级层。而生理本我人格包含着两种本能:生存与死亡。
穆旦的诗歌创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生存与死亡便自然而然地潜伏在他的诗中,以《野兽》为例,黑夜,深深的痛楚惊醒了沉睡的野兽,这是一只有着青铜样的皮毛和坚实的肉的野兽,在血泊里,它抖身跃起,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自我保存的本能。生存本能实现的根本保证只有一个,这便是强力意志,它要支配、改造周围环境。沉睡的野兽焕发了它野性的凶残,“它拧起全身的力,眼睛里射出复仇的光芒。”野兽折射出如人生命力一般的不屈与抗争。
与生存本能相对的是死亡本能,它“是一种生存欲望受到阻碍,生存的行为遭到破坏,从而产生的对对象的复仇或对自身的戕害的冲动,弗洛伊德直接称它为‘死神’”③。这种对死的本能冲动,在穆旦的诗里也有充分的表现,在诗《在旷野上》,为了美丽的真理,我呼喊,追寻,现实的歌声诱惑不了我,因为我早已深埋光热的源泉在沉重、幽暗的岩层里,啊,仁慈的死神,给我宁静,让我去寻我那久埋的光热。由生体验死,由死体验生,死生不灭,共在永恒。这是仁慈的上

穆旦诗的现代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8-07-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