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师生交流的立交桥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引导好、教育好学生,就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在新形势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需构建交流的立交桥。
一,谈话交流有备而来
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传统、直接的教育方式。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谈话要有准备,包括对方是谁,男生还是女生;因何事而谈话,事情的来龙去脉;该同学性格怎样,是和风细雨还是疾风骤雨;此次谈话有什么预期……否则虽苦口婆心,侃侃而谈,但是隔靴搔痒或是如在云雾,只能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我们强调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主要不是针对交流的时间和频率,而是交流的有效性。师生交流的时候,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把握好交流的目标,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二,纸条书信春风化雨
有的学生自尊心强,生怕老师当面指出他的“秘密”,那就简化程序,写一纸条: “回答问题大声点,表现出你的自信。”“你刚才的表现欠佳,影响你在班级的形象。”“你说话影响了你邻居的学习。”如他的表现还没有好转,你也可“长篇大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诫之以往,允许他申诉。此举容易缩短师生感情上的距离,节省时间,又多少保护了青少年较强的自尊心,是一座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三,短信群发时尚一族
节假日里,学生给老师发短信问候似乎天经地义,但是,如果老师此刻给学生发短信祝福,首先会出乎他们的预料,给他们以惊喜,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节日快乐!”“在你人生的春季,接受我春天般的祝福。”“希望你的成绩和你的身高一样在增长。
”“生病的时候就知道健康的宝贵,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为你祈祷,早日康复!”“代我祝你爸爸妈妈幸福”等等。这些温馨的话语,通过现代通讯工具传递给学生,为师生交流开辟了另一条“空中走廊’’。笔者曾有过腊月二十九给学生发短信祝贺成绩的“壮举”,可以想象到他们春节期间收到“贺礼”的兴奋,记忆应该是永恒的吧。
四,课间活动与生同乐
在课间,教师可以在班里或校园转转,和学生聊聊天,适当和学生开开玩笑;学生游戏的时候,老师不妨参与其中;每当老师换上新的衣服,理过头发,都会产生短时“轰动效应",学生评头品足,老师不妨顺其自然,甚至和学生互动一下: “我的地盘,我做主。”“我选择,我喜欢。”这样的小插曲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会充实学生的课间生活。“弯下腰与学生握手”,不是向学生出卖原则和尊严,而是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使彼此的心更近,避免出现学生敬而远之、畏而远之的尴尬。
五,作业批语书写心语
作业批语是老师悄悄送去的一份爱心,在独特的空间里架起沟通的桥梁。
批改作文时,除评语外,给学生写上一段鼓励的话,犹如山间的小溪,沁人心脾, “你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人长得漂亮),如辅之以不断进步的成绩,将锦上添花。”单元测试卷,老师也不只是给他们打对错,给分数,还要指明错在何处,或是写上激励的话,如“这题错在计算,今后要细心。”“有问题可以来问我,我会很高兴的。”“你的阅读部分做得真好,看来你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强。”……如此坚持下去,老师也会收到学生在作业本里的“回信”的。那应该是老师幸福的时刻。
六,电话声声传递真情
电话不只是老师“告状”的工具,更应该是师生交流的平台。现在学生请假理由多样化:亲属病故,自己生病,家里有事,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打个电话吧!一是核实情况,挤一下请假的“水分”,告
构建师生交流的立交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