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意见
近年来,我市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关注点从热热闹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实在在的本质时,更多的一线教师也以一种冷静理智的眼光来审视课改:改革之初我们关注新名词新理念,改革之后我们关注文化土壤与现实条件;改革之初我们关注行动与操作,改革之后我们关注思想与理念;改革之初我们跟着专家走,改革之后我们跟着自己走;改革之初我们关注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改革之后我们关注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广大教师的热情参与下,我市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深化新课程改革、促使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我市的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对教师角色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有了新的思考与实践探索,表现在教师对学生个性与潜能的承认和关注上,表现在教师更多地去创设生生互动的情境和契机,灵活地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教师变化的同时,学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放、自信、主动、积极,在课堂上勇于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能与老师平等交流,课堂是讨论的课堂、交流的课堂、互动的课堂,课程改革整体推进情况良好。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课程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惑:突出表现在课改理念的提升上,课堂模式的生成上,课改环境的营造上,方法路径的选择上,学校文化的建设上,课堂教学的效率上。一是教学目标从“一维”向“三维”转变不够明显;二是师生关系从“权威服从”向“民主、平等、和谐”转变不够深入;三是教学方法从“重教法”向“重学法”转变不够彻底;四是教学过程从“关注学科知识”向“关注学生发展”转变不够充分;五是教学资源从“教教材”向“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转变不够突出;六是教学规范意识差:导学案、课程纲要、作业建设有虚化脱节现象;七是课堂教学还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巩义教育品位,特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班班通为载体,以高效课堂达标课为平台,优化学习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学习活动,确保课程目标的落实,提高课堂效益。强化课堂教学中师生地位的双主体意识,加强我市学科课程建设,提高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整体规划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在三至五年内使我市的教学改革工作进入河南省先进行列,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二、行动策略
1、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转变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学习落实践行八项专业素养和十大行动策略:一是回答好三个问题:(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 (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二是具备三种基本能力:即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三是把握三个前提:即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四是做到三个读懂:即读懂课标和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五是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六是明确课堂方向。七是解读课程标准。八是构建道德课堂生态。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十大行动策略:
一是“唯学”,即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二是编制导学案。三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四是实施“独学、对学、
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