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路在脚下,梦在前方.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路在脚下,梦在前方
中图分类号::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77-02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每每谈到青春的话题,或多或少总会带着一丝忧伤而沉重的气息。有人会说,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说:"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青春非青春期,抑或是年轻漂亮的岁月,它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它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如爱因斯坦,即使年老,却仍能和孩子们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怪诞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著名爱国诗人如此写到,永葆青春的其一法宝,就是守住梦想。有梦想的人就有
毛泽东曾说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史是相通的,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因此这两门学科在内容、教学和教法上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2013年学校招生考试说明在语文部分明确指出,"在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要求中,强调考生要有识记中外重要作家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作的能力"。可见文史结合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跨学科教学是大趋势。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影响,否则教与学无从和谐相长。所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引用一些历史知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首先,在我们在语文教学进行导入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故事法导入,即教师针对学生爱听奇闻异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课文时引用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从而使学生的思路开阔,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浓。例如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在导入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讲述诸葛亮的"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更能够在讲述课文内容时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一些历史知识能够更有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例如在讲授课文《杨修之死》时,关于杨修的死,学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杨修恃才放旷,最终招致杀身之祸,第二种是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针对这两种意见老师引导学生互相辩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各抒己见,引出了《三国演义》《三国志》以及历来对曹操的评论和曹操的其他言行来分析杨修之死的前因后果,因此这节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对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丰富了同学们的历史知识。
再次,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历史知识还可以解决学生在理解文章时遇到的困难。在中学课本当中,鲁迅的文章学生是最难以理解的,倒不是完全由于他的文字生涩,而是他的许多语言甚至有的文章通篇都是

路在脚下,梦在前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