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1
1、工程概况 1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
3、降水方案确定 2
三、具体施工方法 2
1、排水沟设置: 2
2、排水集水坑设置: 3
3、深基坑小集水坑的设置: 4
4、特殊部位降水处置: 5
5、水泵选用 7
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及环保措施 8
1、安全防护 8
2、临时用电 8
3、机械安全 9
4、环境保护措施 9
5、施工安全措施 9
一、编制依据
1、济南军区第四0一医院综合病房楼施工图
2、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青岛市相关施工管理规定。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解放军四0一医院综合病房楼工程
工程地址
青岛市闽江路22号院内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66081㎡,其中建筑基地面积7675㎡,地上建筑面积58406㎡。
建设单位
济南军区第四0一医院
设计单位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山东新昌隆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工期要求
2010年7月26日~2011年10月31日,共计462天
质量要求
确保军队优质工程,争创鲁班奖
建筑层高
,,,,,地下车库底板标高为-5m。
结构形式
地下独立柱基+防水板剪力墙结构,地上框架结构
基础埋深
-,±。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岩土层以杂填土,强风化基岩、中风化基岩为主,基坑边界已完成放坡、支护,最深开挖深度为-8m,,位于16层(强风化花岗岩)和17层(中风化花岗岩)之上。
依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资料,待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接收大气降水和侧向迳流补给,排泄方式以大气蒸发为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局部有地下水。
3、降水方案确定
(1)控制方案的总体考虑要求:确保土方开挖的正常进行;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受力及变形要求);保证基底的稳定;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抗浮安全;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水位控制总体安排:
首先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深度要低于柱基底部标高,切断通往基础内部的水路,阻断此高度范围通向基坑内的水源,使岩裂隙水收集到排水沟内,然后每隔30m左右设置集水坑将排水沟内的水集中抽走,使整体水位控制在柱底标高以下。
柱基、电梯井坑和设计集水坑较深部位基坑,视出水情况设置导流暗沟,应在具体部位,单独设置小集水坑,将深基坑内出水收集到小集水坑内用小潜水泵或自吸泵抽走,达到局部疏干的效果。
三、具体施工方法
集水坑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周边或局部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的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中,然后用水泵抽水,抽出的水应及时引开,防止倒流。
排水沟设置:
排水沟沿基坑四周设置,设置宽度30~50cm,最小深度低于柱基坑底标高10cm以上;
排水沟向四周集水坑处找坡,坡度不小于3%。
排水沟应保持通畅,外侧做好锚喷护坡,防止边坡坍塌。
排水沟应与柱基边缘保持一定距离,当柱基边缘至排水沟距离小于排水沟深度时,按以下方法处理。在排水沟边砌筑240mm砖墙,砖墙底部与排水沟底等高,砌墙前把浮沙清理干净,里侧按45度挖成直角台阶状,然后浇注C15素混凝土,砖墙顶、素混凝土顶和柱基底等高。具体见图1所示:
图1
2、排水集水坑设置:
基底四周每隔30m设置一个集水坑,共计12个,集水坑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与排水沟联通;~,,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同时防止井底的土被搅动。边坡坡面上如有局部渗出地下水时,在渗水处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设置排水导管,将水引出坡面。
3、深基坑小集水坑的设置:
1)在有渗水情况的电梯井、设计集水坑内采用挖设一个直径300mm的小集水坑,收集渗水,配备一台潜水泵
或真空泵随时抽水。如图2、3所示
坡壁出水采用预埋盲管导流的方法,即在坡壁出水区域设置一根或多根直径50mm的盲管,盲管可采用钢管或塑料管,在管壁上打好透水孔。然后垂直在出水坡壁处打设直径70mm深度30~50cm的孔洞,将盲管插入,在坡壁表面上将盲管沿坡壁延设到坑底虑水盲沟内,为防止混凝土垫层浇筑时将盲管管孔堵住,可在导管表面缠设一层滤网。
底板垫层四周及中央设置宽度10~20cm,深度10cm的暗沟,暗沟用石子填置,完成后使地下水或岩裂隙水通过导流管及虑
修改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