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罗兴伽人的来源和历史
一、罗兴伽人的
(一)缅甸国内存在的争议
关于罗兴伽人的,目前在缅甸国内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罗兴伽学者和缅甸政府、佛教组织之间。罗兴伽学者认为早在英国殖民者统治缅甸以前,罗兴伽人就世世代代地生活在若开地区。其中,在1999年,罗兴伽历史学家吉拉尼著书:《寻求公正的若开罗兴伽人》,追溯了Rohingya一词的,他认为Rohingya一词于古若开的旧称RohanRohamRoshang,后来,这些旧称逐步被换成了RoshangeeRohingta,直至最后演变为Rohingya。吉拉尼还根据大量的神话和传说进行推断,认为早在公元788年,就有阿拉伯商人到若开进行贸易活动,其中一些人最终选择定居在若开,他们带来的伊斯兰教文化对若开居民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当地居民最终皈依了伊斯兰教,今天的罗兴伽人就是阿拉伯商人的后裔。在日本寻求政治庇护的罗兴伽学者扎明土特也认为罗兴伽人是阿拉伯商人的后裔,但与吉拉尼认为的阿拉伯商人是主动定居若开的观点有些不同,扎明土特认为是因为阿拉伯商人的船只在若开附近海域出现故障,无法离开,便选择到若开寻找帮助,然后留在了若开,最后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罗兴伽人,在缅甸独立之后,罗兴伽人才被贴上了吉大港人的标签。也有学者认为,第一批到达若开定居的穆斯林是在穆罕默德伊本哈纳非亚带领下于公元7世纪到来的,后来,他与当地的女王卡娅普瑞结婚,女王为此改信了伊斯兰教,女王的属民也全体改宗成为穆斯林。此外,为了证明罗兴伽人的土著地位,有罗兴伽学者指出英国于1801出版的《亚洲艺术、科技和文化》的第50卷中的《缅甸帝国语言词汇对照表》、于1811年出版的《古典音乐杂志》中提到的Rooinga一词,指的就是今天的罗兴伽人,他们将《缅甸帝国语言词汇对照表》和《古典音乐杂志》中提到Rooinga的部分着重勾画出来,拍成照片,通过Scribd、facebook、Youtube等一些文件共享平台和社交软件公开发布,并同时指出缅甸军政府于1961年7月18日刊发的杂志《缅甸国防》曾提到罗兴伽是缅甸的少数民族,它的存在不应该被忽视,以证明罗兴伽人的土著地位。
缅甸政府及佛教组织与罗兴伽学者的观点存在着很多的分歧,他们将罗兴伽人视为英国殖民时期从孟加拉的吉大港进入缅甸的非法移民。其中,针对罗兴伽学者的观点,缅甸佛教组织若开民族协会在2003年出版的《对孟加拉移民后裔吉大港人借人权旗号而用罗兴伽之名伪造历史的批判》一书中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判和质疑。他们认为:罗兴伽人说若开是穆斯林的发源地是对若开历史的侮辱,罗兴伽人是英国殖民时期(18261948年)从东孟加拉的吉大港迁来的,早期在若开的穆斯林是17世纪孟加拉国国王的随从、波斯商人和孟加拉国俘虏的囚犯,但数量很少,穆斯林从17世纪初开始在若开定居,但从未宣称自己为罗兴伽人,他们是若开穆斯林,不是罗兴伽人。前缅甸文化部历史司副司长敏登也曾经公开发表文章《缅甸若开邦罗兴伽人研究》,认为穆斯林是在15世纪作为战俘和奴隶开始从孟加拉十二市镇被抓捕到若开的,另外,在1824年的第一次英缅战争以后,若开和孟加拉都沦为英国殖民地,自此吉大港的孟加拉人、马德亚的苏亚迪人开始大批进入若开,在缅甸获得独立前的1947年底,若开的穆斯林武装势力成立了穆夹黑协会,目的是向英国殖民政府争取成立穆
缅甸罗兴伽人的来源和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