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百草到书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七下第一单元
单元总目标
,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
;
、富有深意或感情色彩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并学习运用重要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4品味语言,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质疑,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课时数: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课时;2.《爸爸的花儿落了》2课时;3.《丑小鸭》1课时;4.《诗两首》2课时;5《伤仲永》3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材、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是作者童年时代的恋歌。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及“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事侧面反映出清末私塾教育的状况。虽然我的教学对象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但与文中时代背景相差甚远,加之作者的语言有些部分难以理解、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较薄弱等,所以我决定本文由3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朝花夕拾》。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特点,层次井然,容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体会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
情感目标: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知的精神。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不同事物间的自然过渡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词语。
教学方法: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并重,阅读与鉴赏共存。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略)
新授
导入:童年,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快乐岁月,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篇此类题材的名篇。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知的作家,上学期已学过他的作品《风筝》,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明确: 简介作者和作品: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本节课目标:1、了解作者 2、准确把握确凿z

从百草到书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