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范
黄会香
2017年2月4日
主要概况
2.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
3. 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4 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处置
2016年我院职业暴露发生状况
针刺伤14例
洗消器械损伤3例
2016年我院职业暴露发生人群
医生1例
工人1例
实习生3例
护士13例
2016年职业暴露暴露源类型
血源性疾病
非血源疾病
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
人员: 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
情景: 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
途径: 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 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黏膜;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
皮肤;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 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
血源性病原体的定义?
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
原微生物,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 H B V ) 、丙型肝炎
病毒( H C V ) 和艾滋病病毒( H I V ) 、梅毒等。
体液: 是指精液、脑脊液、阴道分泌物、滑囊液、
胎盘液、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羊水、口腔科
操作时的唾液、其他被污染的体液或不能与体液区
分的液体。
职业暴露的常见相关因素
物理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
心理社会性因素
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 8 0 - 9 0 % 是由针刺伤所致)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
含病毒量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
含病毒量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
针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危险程度
H B V 感染率 6 % ~ 3 0 %
H C V 感染率 1 . 8 %
H I V 感染率 0 . 3 %
国外研究证实:H B V 感染率高于 H I V 感染率 5 5 倍, 高于 H C V 3 8 倍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