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人民版必修2
虹桥中学盛旭仁
养蚕图
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请思考:这虽是小说,但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你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思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曾有大量精辟的论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当生产资料所有者找到了自由的劳动者——不受社会束缚和没有自己的财产的劳动者——来作为剥削对象,并且为生产商品而剥削劳动者的时候……生产资料才具有资本的特殊性质。”“资本主义是由商品生产和使用雇佣劳动决定的。”
出资
出力
经营
利润
劳动
工资
充足资金的作坊主、商人
自由
劳动力
雇佣
被雇佣
手工工场
思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雇佣关系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津津乐道于“康乾盛世”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夕阳与曙光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14、15世纪,西欧也是稀疏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只比西欧晚了两个世纪。历史同样赋予我们发展自己的机会,可遗憾的是几百年后,中国的资本主义仍处在萌芽状态,已经衰落的封建王朝最终败倒在欧洲资本主义脚下。
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命运与西欧截然不同?
探究:
资本在他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抓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学有所思:
英都铎王朝16世纪实行重商主义。货币是财富,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对外贸易才是增加一国财富的根本途径。主张借助国家政权统一国内市场,对外实行殖民扩张,拓展海外市场。
——张乃和《16世纪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特征的历史考察》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