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主题班会课件——责任心(2).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讲生产、分配、劳动与经营
体系构建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制度保证
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实现社会公平
公司的类型及经营发展
就业和维权
收入分配
与社会公平
分配原则
满足消费,扩大内需
参加主体
企业和劳动者
要求
要求
处理好效率
与公平的关系
有机统一
国家收入的分配
促进

国家财政
财政的作用
财政收入与支出
分配
生产
金融投资
投资理财的选择
储蓄存款
股票
债券
保险
重要来源
税收及其种类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税收
决定
反作用
影响居民收入主要因素
居民收入
物价水平
消费及其类型
价值决定
供求影响
:一般等价物
本质
基本职能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交换
消费
货币
价格
价值尺度
按消费对象
按交易方式
按消费目的
消费类型
流通手段
发展
对生活
对消费
价格变动的影响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要求
消费心理
代替货币
纸币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
信用卡
支票
消费原则
信用工具
外汇
电子货币
:汇率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线索一以货币与价格为线

货币与商品联系密切,但货币比商品出现的晚。商品是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人们需要进行商品交换。
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再到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等贵金属上时,货币就产生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从产生之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经历了由金银条块到铸币、到纸币、再到电子货币的过程。
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商品交换跨越了国界。这就需要用外汇进行结算。不同货币之间要按照一定的汇率进行兑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这就是价格。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由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交换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价格变动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深刻的影响。

重点1 货币职能的区分与判断(抓关键词)
价值尺度—“标价”“价格”
流通手段—“购买”“现场交易”“买卖”
支付手段—“赊销”“还债”“地租”“利息”“工资”“税款”“外汇”
贮藏手段—“保存”“贮藏”
世界货币—“国际结算”“国际收支”“购国外商品”
(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2)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重点2 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互补品和互为替代品
【图示】
a线

主题班会课件——责任心(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99215
  • 文件大小452 KB
  • 时间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