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的幕后
嘉宾简介:杜萍,200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获博士学位,随后赴加拿大继续博士后工作,现就职于加拿大常一样,我准时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上午,我要把“观测资料误差对天气预报的影响”这个方法写入计算机程序,并编译这个程序,使其正常运行,然后用其他软件分析运行结果,通过分析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程序。“观测资料误差对天气预报的影响”是我最近完成的课题。下午,我需要再翻阅一些文献,检查文献中的理论是否和我通过实践验证所得到的相符。
关于气象工作者,多数人比较熟知的形象是从百叶箱里读取气温数据的气象观测员,以及电视上每天定点站在一张云图前面给大家播报天气情况的气象播报员;而天气预报,对一般大众来讲,那就是气象播报员所播报的:刮风、下雨、下雪等。事实上,如何从气象观测数据中分析并得到可靠的天气预报,这才是整个气象工作的核心。和民间的“看云识天气”不同,如今天气预报主要是数值天气预报,预报员的主要工作是立足于一组有着物理意义的数学方程式,用一些数值方法将这些方程式分解,然后用计算机语言写出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计算下一时刻的跟天气有关的温度、云量、风等。
和上述人员的工作有所不同,作为一个研究人员,我不直接参与气象观测和气象预报,而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观测资料提高天气预报的质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也很有意义的话题。目前,我的具体工作是负责天气预报的数据同化模式。
因为数据同化的方法也有好几种,而且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我的任务就是要把一些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方法用到我们的数据同化模式中,和我们目前的方法做比较,寻求更好的方法。所以一般来讲我每天会写一些计算机程序,主要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然后运行这些程序来分析结果。当然,我还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结合所得到的结果验证所用的方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我会在上午编写程序,因为每一个程序运行的时候需要一
天气预报的幕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