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宋玉贤
教师的工作虽普通寻常,但小细节里往往蕴含着深深的感情。在教师队伍中,农村教师就像“草根”一样,吮吸着大地的营养,为世界送去满眼绿色。也许,他们终其一生也难登“名优”之堂,但他们不为名、不图利,只是用实际行动,脚踏实地地诠释着高贵的理想,为乡村孩子撑起一片天空,为生命腾飞插上一对翅膀。
马陵山镇陈楼小学教师宋玉贤,就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在教育一线的“草根”……
汲取前辈的精神营养
宋玉贤对教育工作的特殊情感,缘于前辈的教益和影响。
首先点燃宋玉贤教育生命火焰的,要算知青教师王小青。有一次,在“谁是优秀人才”的课堂讨论中,王老师微笑着问全班学生:“我这里有优秀人才的相片,大家愿意看吗?”王老师那满脸的神秘勾起了大家一探究竟的热情。按顺序一个接一个走上讲台的学生,先是一脸困惑,继而恍然大悟,随后又带着满脸的兴奋跑回来。终于轮到宋玉贤了,满心欢喜的他站在讲台前左看右瞧,也没看到所谓的相片。正当陷入困惑时,他看到了讲桌上的那面镜子,看到了镜子里自己的脸,意识到老师所说的“优秀人才”就是自己的那一瞬间,一股暖流涌入心间……
给懵懂的生命一个梦想,比空洞、苍白的说教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王小青老师不光在学生心里播下了“成为优秀”的种子,还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因为只有一双布鞋可穿,有一年早春下大雨,宋玉贤将鞋夹在了腋下,带着两脚泥巴走进了教室。弄清原委后,第二天一早,王老师就将一双崭新的解放鞋交到了他的手里。接过鞋子的那一刻,宋玉贤哭了。
给宋玉贤以深刻影响的,还有给他自信的朱群合老师和爱岗敬业、一切为了学生的二舅陆敬明。这些榜样的帮助和激励,让宋玉贤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好教师的决心。“感恩不是简单的投桃报李,而是永久的修好、慰藉、鞭策与勉励。”宋玉贤对自己的做法,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坚守一生的爱心教育
做了教师的宋玉贤,一直用爱心践行着关爱学生的教育承诺。1988年仲夏,实本和钢笔赠给他的场景,一直印在宋玉贤的脑海里。更让他感动的是,离开学校的那天早晨,全班学生列队聚在他的宿舍门前为他送行,一直将他送出去三里开外,才在他的反复劝说下,挥泪而别。
这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将爱毫无保留地给学生,把生命之歌唱响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毅然决然”,身边有同事下海经商、改行跳槽、升职进城时,宋玉贤依然满怀信心地坚守在乡村小学的讲台上。
对乡村教育的挚爱,让宋玉贤选择了任凭风浪起,稳站三尺讲台。这种缘自对教育事业至深至爱的坚守,令人赞叹,也让他收获了甜蜜“果实”。
学生沈赛格曾是一个腼腆的女生,宋玉贤倡导的“诗词进校园”活动让这个怯弱的女孩开阔了眼界,古诗词蕴含的无限魅力熏陶了她的性情,增添了她的才气、勇气和成长的自信。过去不敢大声说话的乡村女孩,如今已经能够轻松走上主席台,游刃有余地主持全校的大型活动。
说起宋玉贤老师给学生的关爱,学生董昭琪很有发言权。有一次,因为早上走得匆忙,忘了带买午饭的钱,直到放学后才发现,正犯愁时被宋玉贤发现了,他赶紧掏钱让董昭琪去买饭,生怕她饿坏了肚子。还有一次,董昭琪不小心把字写错,宋玉贤不光没有批评她,还认真地给她讲解字的结构,将看起来生硬的偏旁拆分成若干个有意义的单位,又利用有趣的谐音帮她记忆。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点滴关爱,一直温暖着董昭琪的心房……
课堂上的宋
“草根”宋玉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