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借船出海.doc英特尔借船出海|第1
内容加载中... 两年前,在英特尔宣布面向手持设备推出新一代基于英特尔XScale技术的全新处理器家族的时候,时任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的杨旭曾经说:“随着各种形式的无线宽带访问不断涌现(包括3G、AX),移动设备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性能和低功率能力,才能满足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各种需求。”不能忽略的是,那一年,全世界还都在为“迅驰”技术疯狂,英特尔在手持设备领域内的雄心壮志,迅速被其铺展开的更宏伟的移动蓝图所遮盖。
但是现在,经过新一轮大调整和换标后的英特尔,开始尝试着要有所改变,尽管这些变化看上去是那么似曾相识。3月31日,摩托罗拉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名为“See More in Life”的精英艺术展,为其最新发布的“明”,也就是“尚品”PDA造势,而英特尔中了该活动。这也是摩托罗拉第一款以中文“定义”的,改版后的“Intel Inside”图标就历史性的出现在这款上。场景几乎和英特尔早年间在服务器和PC领域屡试不爽的套路如出一辙。
一场营销大戏
“使用英特尔芯片的随后会陆续发布出来,我们的目标是在2006年年底之前达到2004年产量的两倍。”特意赶到上海的英特尔亚太区移动品牌市场总监郝德琪(Stephanie Hallford)对记者说,“到2008年,的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部。更加激动人心的是PDA将成为主要的增长点。愈来愈多的将具备计算机的部分性能,因此对处理器功能的要求将大幅提升,消费者将愈来愈注重所购买的的内在科技。”
由此看来,英特尔这次选择从摩托罗拉的新款PDA入手,高调宣称其中采用了英特尔芯片,更像是一场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营销战。因为英特尔早已在移动和嵌入式领域耕耘多年,其基于英特尔XScale技术的一系列处理器也早就在已经面世的众多设备中得到了大面积应用。除了生产BlackBerry的RIM公司和摩托罗拉这两家英特尔芯片的最大采购商之外,惠普、三星、飞利浦、Palm以及国内的多普达、TCL、联想、神达、中兴等等制造商也在这几年先后成为了英特尔的客户。
而今年稍早些时候,英特尔移动事业部总经理马宏升(Sean Maloney)曾对媒体表示,在上粘贴“Intel Inside”标识的市场计划目前只在“亚洲部分地区”实施,此举也预示着,英特尔将会加强在移动终端的开发、合作以及营销力度。“英特尔希望在2008年的10亿台市场里占到10%的份额。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最佳的移动体验从笔记本带到上,让更多人能够在上听音乐、上网、拍照,使这些功能可以简化成最有优势的体验。
”英特尔通信业务需求创建和市场开发营销事业部亚太区总监陈乐钦(Gark Khim Tan)对记者说。
陈乐钦所在的部门是前不久英特尔特别针对通信业务新成立的,侧重营销的味道相当浓重。他证实,这项新的“Intel Inside”计划目前只在中国实施,而且也和英特尔一直面向PC厂商的老计划不同,并不提供广告补贴,是一种全新的合作。至于为何选择摩托罗拉,郝德琪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我们在中国都有20多年的历史,而且公司文化方面有很多共同点。”摩托罗拉资深副总裁兼移动终端事业部北亚区总经理戴德迈(Michael Tatelman)的回答更是言简意赅:“这样的合作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复制“迅驰”模式
英特尔的“张扬”品
英特尔借船出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