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高校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大学生宗教观教育是新形势下新疆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推动,而高等学校的应对措施还比较滞后,面对日趋增温的“宗教热”现象,不能完全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渗透和吸引,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把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剖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思考并探索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宗教观的有效措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新疆高校生;宗教信仰;成因;对策
一、当前新疆高校生宗教信仰的现状与特征
学校是社会中的小组织。社会中的许多现象都会在学校找到踪影。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宗教热”上升的趋势。有的学生认为:“我们就是一个信仰宗教的民族,我理所当然信仰宗教”、“党的民族政策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权利”,而有的学生以参加宗教活动为荣,穿戴宗教服饰为荣耀[1]。很多学生在宗教与迷信、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与先进文化的界限和关系的认识上存在模糊性,导致了理想信念方面的宗教化色彩和功利性倾向。部分学生对宗教活动比较热衷,在校园里穿戴民族服饰[2]。
二、新疆高校生宗教信仰成因分析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小就生活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中,宗教信仰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表现出一定的盲从性和从众心理。首先,受家庭、民族文化传统影响而信教的大学生的信仰心态来看,由于从小先入为主,家庭环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非出于个体信仰意识觉醒之后的自觉选择。其次,他们的宗教信仰选择,与血缘情感、民族感情的影响明显相关,具有显著的家族性、民族性特点。即便学校是不允许大学生信仰宗教,但出于自身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感情,潜移默化地就接受了传统民族宗教[3]。另外,多数大学生信教是出于父母家庭要求。最后,信教大学生又对宗教作用的认识十分有限或肤浅,对宗教的教义、教规及其相应的宗教仪式之间的关系不甚了解,他们情感冲动、受外界影响明显,信仰选择的自觉性、觉悟程度远远不够[4]。在新疆,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无神论教育,家庭和社会上缺受到伊斯兰教教导,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学校禁止从事宗教活动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从事宗教活动、穿戴宗教服饰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互联网已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载体。现在的大学生几乎百分之百都使用互联网,而互联网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不少非法宗教组织通过互联网这样的高端技术大肆传教[5]。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向学校渗透的手段和途径不但复杂多样,而且日益现代化,具体的表现有:散发宗教宣传品,如宗教书籍,传单,录音,光碟,微信和微博等纸质或音像制品;利用网络,媒体,电子邮件的方式传播宗教思想;利用大学讲坛散布宗教极端思想[6]。
三、宗教信仰对信教学生社会行为的影响
宗教信仰在引导部分大学生宗教徒道德行为约束其非道德行为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例如大学生宗教徒中诚实守信者多,他们比无宗教信仰的学生更加勇于承认错误、过失,更愿意自我反省,行为举止、文明礼貌、赌博、偷盗、故意伤害、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稀少等等。但另一方面,宗教借助神灵、绝对精神,迷惑人们超脱出世,将肉体和灵魂交付神灵控制,是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宗教教义中的保守、消极成分,包括封建迷信也对大
关于新疆高校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现状与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