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提纲.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
1、热带气旋—-台风(属于气象灾害)
台风
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飓风(在大西洋、北太平洋东部、印度洋)
概念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
产生条件
①有广阔的暧洋面(26OC以上);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5O的热带和副热带海洋)
结构
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路径
西移路径(对华南影响较大)、西北路径(对华东影响较大)、转向路径(对东部沿海影响较大)
天气特征
狂风暴雨
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的原因
我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
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沿海重、南方重。
分布
时间分布:一年四季(7-11月最频繁);空间分布: 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P14图1-13)
危害
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与受灾体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可能性越大。由于这些沿海地区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热带气旋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具体见P14)
防御措施
预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2、干旱和旱灾(属于气象灾害)
干旱
旱灾
概念
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是因缺水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灾害。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
特点
(我国)范围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
形成原因
由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引起
在某些地区,即使降水丰富,但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 引起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就会酿成旱灾(降水少、蒸发旺、下渗快、蓄水难)
影响或发生地区
影响的地域非常广,有时会波及整个国家或部分大陆
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频率较高)
影响的主要地区
副热带型(副热带高压控制)、温带型(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我国华北(春旱)、华南(秋冬春旱均有)、西南(一年四季均有可能,春旱、伏旱)和江淮地区(伏旱)
危害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我国东部季风区灾情重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农牧业灾情。
防御措施
修建水利工程、营造防护林、种植耐旱作物,因地制宜的实行农林牧结合的农业结构,节约用水。
旱灾与涝灾的关系
在时间上交替和空间上交错出现,我国主要的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这些现象与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季风气候有关)。
3、洪涝(属于气象灾害)
类型
形成原因
多发地区
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从降水和地形和河流水系特点分析)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雨涝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地势低洼,排水设施差的城市或地区
两者联系
洪水和雨涝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我国洪水灾害:
我国洪水灾害
分布总的特点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暴雨洪水特点
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暴雨成因
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
发生时间
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分布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从降水和地形和河流水系特点分析)
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类型
洪水来源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
洪水
主要有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
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冰凌洪水
冰凌堵塞河道
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1.58 MB
  • 时间2018-07-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