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宁缺毋滥
新课程强烈推荐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强调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生活经验,也促使他们用积累的经验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分析,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起符合学生自己经验的认知结构。应该说这一新理念相对于脱离生活的倾向,是有针对意义的。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没有深入的理解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怎么创设情境。而是追求时髦,迎合课堂理念,出现了有情境而无数学、有活动而无体验的现象,这是片面追求情境的生活化,似乎只有这样才符合当前的时尚。下面本人结合我校本学期在进行《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策略》课题研究时,教师们提供的课例及数学教学常规课中所见到的课例,谈一点我对情境创设的个人见解,供大家参考。
我认为数学情境创设,宁缺毋滥。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情境的创设是否有意义
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然而,不少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情境,在一定程度上非但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阻碍学生的正常学习。因此我认为教师要尽可能让朴实的情境贯穿一节课的始终。
数学情境创设的本意是给纯数学加入一点人情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学好数学。情境不是“装饰”,也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与所要探索的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根据实际需要去创设情境。只有主次分明,有机结合,才能使情境更有价值。
新教材的学习内容大都配有主题图,一位老师教学《探索事物搭配的规律》时,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设计情境串。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情境一(导入):小强的妹妹过生日,他到商店给妹妹买礼物,(出示画面:3个木偶娃娃,2顶娃娃帽子),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娃娃和帽子,有几种选配方法?把学生引入探究的领域。
情境二(巩固):小强选好了娃娃和帽子,接着去给妹妹选购衬衫、裙子、裤子,(出示3件衬衫,3条裙子,2条长裤),你会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共有多少种搭配方式?
情境三(运用):小强放学后还要到少年宫去接参加兴趣班学习的妹妹回家,(出示画面:从学校到街心花园有2条路可走,从街心花园再到少年宫有4条路可走),小强一共有几条路线可以选择?
情境四(延伸):小强和妹妹到家后,他们做起了“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这个游戏大家都玩过,你们知道其中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式?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思考,把静态的信息变为动态的情境串,将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富有趣味性和连贯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教与学轻松自如。学生既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又能把学到的新知识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二、情境的创设是否冲淡教学主旨
1、误导情境,让学生何去何从?
六年级《倒数的认识》导入情境,一位老师是这样进行情境创设的:
师:同学们,我们先玩个游戏,名称叫“倒着说”。我说“123”,你们就说“321”,我说“你和他”你们说……
师:数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比如“十分之三”倒过来说是“三分之十”,“四分之一”倒过来就是……
继续让学生做“分数倒说”的游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几组分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理解倒数的意义,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倒着说”的
情境创设 宁缺毋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