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汪曾祺论文抒情特征论文:试论汪曾祺小说的抒情特征.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汪曾祺论文抒情特征论文:试论汪曾祺小说的抒情特征
摘要:汪曾祺的小说具有“诗化”、“散文化”的显著特征,在这些“形散而神不散”的小说中,作者所抒之“情”便成为小说的内在“线索”。叙事之中有抒情,用抒情的笔调来叙事是他一贯的追求。通读汪曾祺的小说,便会发现作者的抒情是借助了多种手法来实现的,正是这些手法的运用使他的小说独具特色。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抒情特征
汪曾祺是一位具有浓郁的抒情气质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以短篇见长,文体上同时兼有散文化和诗化的特征,小说淡化故事情节,常运用散文、随笔的笔调,向读者述说优美动人的故事。因此,抒情成为他的小说的一大鲜明特征,他自己也说他的小说“大都带有一点抒情色彩”,称自己“是一个通俗抒情诗人”,他的现实主义为“抒情现实主义”。①
汪曾祺生活在一个极富艺术气息的家庭环境中,自幼受到慈爱的祖父和多才多艺的父亲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使他无形中养成一种“名士气”。他从小便有了一颗善于发现美、领悟美的敏感心灵,使得他对生活更多的怀有一种超然物外的达观。汪曾祺曾被划为“右派”,境遇颇为不顺,但他用“随遇而安”来解释自己能够支撑过来的原因,并且还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②
这种生活经历以及因此而养成的人生态度,使他在创作时自然而然的运用了抒情的笔调去发现生活的美,诗意的人生。他要让他的小说“使人得到安慰,得到温暖”。③从这种创作态度出发,作者或抒发对自然、人性的赞美之情,或抒发对旧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慨。但他总是在“情”与“景”与“境”的融合中去抒情,使感情显得含蓄而温婉。
针对汪曾祺在小说中散发出的这些抒情色彩,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和论述其小说创作中的抒情特征:
一、“童年视角”下的情感注入
“文章淡淡忆儿时”,汪曾祺文学的创作大部分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他甚至说“一切文学达到极致,都是儿童文学”。④从这种创作观出发,他的小说常常采用了“童年视角”的叙事立场,使文章蕴含的感情显得含蓄而凝练,隽永而意味深长。
所谓“童年视角”就是指在小说的叙事中,作者借助于儿童眼光,用儿童独特和好奇的感受去表现我们的习以为常的生活。这种叙事手法的好处在于“保证作品既不失客观真实色调,又能揭示事物的本质面貌”。⑤
在“童年视角”的运用中,《受戒》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里,作者的叙事采用了童年视角,小说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也都表现出了天真、纯洁的儿童眼光。
《受戒》中,作者是以小明子和小英子两个主人公的角度完成对全篇的结构的。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是以小明子的角度来叙事的。作者通过他描写了在去
“菩提庵”的路上所看到的景象,与小英子的初次相遇的情形以及菩提庵中的和尚们的世俗生活。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又是通过小英子的眼睛将善因寺的里里外外和明子受戒的过程展现出来的。在小明子和小英子的眼中,菩提庵不过是一个童年游玩的好去处,那里面没有禁忌,没有约束,人性在此间得到了自由伸展。正是因为汪曾祺运用了童年视角,他才能将一个人生之梦写得如此温暖纯净,如此让人心醉。
当然,汪曾祺并不是一味地专注于桃花源般的诗意描写,同样是采用童年视角的小说,《黄油烙饼》和《虐猫》就比《受戒》和《大淖记事》多了一份沉重感,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在“文革”题材的《虐猫》中,作者将当时的社会大事件只作为背景,以童年视角讲述了几

汪曾祺论文抒情特征论文:试论汪曾祺小说的抒情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ilebei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