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内在化实现措施思考.doc环境成本内在化实现措施思考
环境问题的根源
目前各国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正在逐渐地跨越国境,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这种“跨越国境”一方面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另一方面是由于自由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环境问题开始转移并加剧。但是要解决国际环境问题,必须从头开始,先从环境问题的根源开始分析。
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环境成本的外在化。也就是说,环境成本并没有或者说并没有完全被计算入价格,没有在价格中得以体现,因此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可以免费地使用公共环境资源而不需支付费用,或者支付的费用低于使用环境资源而创造的价值。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一方面,在过去,环境资源充裕的情况下,这并不是一个问题。自然资源、森林、洁净的水、空气等都可以免费地使用,因为资源不具有稀缺性,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并免费地使用它。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尤其是人类工业化的进程,自然资源被疯狂地开采,河流和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环境资源不再是充裕的,环境资源与经济活动中使用的其它要素一样,已经具有了稀缺性,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要素仍然是被免费使用的。另一方面,环境是具有外部性的一种要素,由于对环境要素的使用,会给其他人带来一种负效应。比如污染的水会不利于他人的健康,从而造成了一种社会成本,但是由于环境是作为免费要素被使用的,因此这样的后果就是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社会成本没有被计算在内,企业按照私人成本曲线决定生产的量,因而产品的产量并不处在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水平上,以私人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制定的经济决策往往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或滥用,造成环境的退化,出现“公共地的悲剧”。
当问题发展到国际领域后,情况更加复杂。一国同环境相关的某种行为的外部性可能影响到许多不同的国家,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然而,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自由贸易并不是环境问题的根源,全球化也不是。环境问题的根源仍然是环境成本的外在化,但是,由于根源问题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机制,贸易和环境的冲突一直存在,并且随着国际自由贸易规模的扩大,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环境与贸易的冲突越发地尖锐了。然而,要解决国际环境问题,仍然应该从源头入手,先从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源出发。
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
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要实现外部成本内在化。然而,遵循经济学对理性人的假设,是不存在一种激励去使得企业将消耗的环境资源计入生产成本的,因此必须设计一种机制,使得企业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环境资源计入生产的成本,这样,企业在消耗环境资源,在进行污染的同时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将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手段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科斯手段和庇古手段。科斯手段侧重于运用产权理论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中外部性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中,必须要明晰环境产权,即把环境的所有权赋予企业,当别人污染他的环境时,他可以与其达成某种协议,并有权对其起诉,使环境污染市场得以形成。而庇古手段则是侧重于以政府干预的方式来解决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中出现的外部性问题。庇古提出了著名的修正性税,即税收-津贴办法,一方面,对产生的负外部性的数量按一定比例向行动一方征税,另一方面,对于产生正外部性的个体给予相当于正外部性价值的补贴。这方面最主要的实施手段就是排污费。
环境成本内在化实现措施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