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了天津市西青区付村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建议
一、研究的背景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据估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4亿左右,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人口基数之大,增长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
据问卷调查知:现阶段付村老年人的人口急剧上升,付村老年人比例处在全处于中等,但是家中老年人为其带来负担。老龄化问题尚未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有影响。政府财政力度不足以支撑日益上升的老年人生活费用。所以说付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难题。
二、付村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1、政府及相关部门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主要由社区来组织提供,社区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本身没有收入,它的运营经费主要由上级街道政府下拨或是挂靠单位的一些资助,这些资金只能维持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等机构的日常运营。社区目前拥有的资金对于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这么一个规模庞大的体系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政府每年用于居家养老的资金只是其他投入资金的一小部分,从问卷及走访中可知:在付村居家养老资金的投入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几乎没投入什么资金,更别说相关部门的资金投入了。
2、缺乏商业机构的合作,服务种类不齐全
付村目前没有政府带头引进商业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故只有部分商业机构参与到居家养老中,如家政、餐饮等,但这些商业机构服务的范围只局限在家政、餐饮,就连对老年人最为关键的医疗商业机构都没参与进来,更别说其他类型的服务了,服务种类不齐全。
3、某些老年人存在着思维定式
首先,老年人还存在着关于退休的思维定式。在付村,只有极个别的退休老年人发挥自己的余热,从事第二次的就业,绝大部分就认为退休就是享乐,整天没什么事情可干,这样反而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其次, 老年人还存在着选择老年居所的思维定式。长期以来, 老年人在选择居所时, 要么独居, 要么入住老年公寓。家庭支持因素,即子女亲属的住所是距离遥远, 还是就在附近, 可以方便地尽照顾之责, 也很重要。
4、社区内各种类型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
一项好的居家养老政策的出台,不仅要做到实施的可行性,还要尽可能的去大力宣传这种好的政策,让人们去了解、去运用它,从中得到应有的福利。在付村的走访中,尽管社区内的各种类型服务不多,但就这为数不多的几种服务,好多老年人不知道。如以居家养老为主的老年人,他们在不愿意自己做饭的时候,竟不知道去叫外卖,只能在家吃泡面。这一个很小的例子就说明付村社区内各种类型服务的宣传不够,以至于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
5、大学向社区提供的自愿者服务还远远不够
大学和社区的互动可以说是一个互利的过程,一方面社区为大学提供了实习的场所,另一方面大学为社区以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其他方面的服务。天津市西青区付村和周围的大学相隔很近,按道理上来说他们之间的互动应该很频繁,其实不然。在问卷及走访中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