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
抗凝治疗
阿勒泰地区医院急诊科
凝血与抗凝
血栓形成的条件
血管壁或者内皮细胞损伤
激活内源或者外源凝血系统
血液流变学因素
血液淤积、流速变慢
血液成分的变化
高凝状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分型及其危险分层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后
六、七十年代自然病史观察显示,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不良事件(死亡或心肌梗死)发生率在3个月为10%,24个月达到17%。
在近期的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研究中,随访1个月,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死亡或者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8%~16%。
European Heart J, 2000, 21: 1406-1432
肌钙蛋白(cTnT和cTnI)的预后意义
敏感和特异的心肌坏死标志物
一个判断ACS后临床预后的有用工具
30~40%的UAP病人肌钙蛋白增高,这些病人将来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增加5~10倍
确定治疗方案(decision making)
积极抗栓治疗(低分子肝素、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获益也最大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