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溶血性贫血的护理查房
概述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
分类
溶血性贫血有多种临床分类方法。按发病和病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溶血。
临床表现
慢性溶血多为血管外溶血,发病缓慢,表现贫血、黄疸和脾大三大特征。因病程较长,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往往对贫血有良好的代偿,症状较轻。由于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在慢性溶血过程中,某些诱因如病毒性感染,患者可发生暂时性红系造血停滞,持续一周左右,称为再生障碍性危象。
鉴别诊断
1、缺铁性贫血多为后天缺铁引起,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血细胞减少,电镜下所见可明确。 2、巨幼性贫血,多为叶酸缺乏,红细胞多表现为巨大未成熟细胞,电镜下所见可明确诊断。
诊疗计划
1、诊断明确后患儿持续黄疸,反复贫血,影响生长发育,红细胞容易在脾脏破坏,积极完善暑期检查,择期手术。 2、行腹部B超了解脾脏周围血管解剖情况以及有无副脾,行腹部CT了解有无肝、脾、肾脏功能及解剖情况,了解脾动、静脉有无扩张,以及有无胆结石,对症处理,择期手术。
患儿基本资料
患者:王可欣
姓别:女
年龄:7岁6月
床号:+6
入院时间:2014年9月7日
诊断:慢性溶血性贫血
辅助检查
1、电镜检查:红细胞大小约4-10μm,共计红细胞940个,主要为帽形和嵴形,%,%,%,%,%,网织红细胞约占1%,未见其他形态红细胞,在红细胞内外未查捡病原体。
2、腹部B超:脾脏轻度肿大
3、骨髓穿刺:符合增贫骨髓象,溶贫不除外(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尿常规:正常
CT:提示:左肺下叶囊性变并左侧胸膜反应
专科检查
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未触及肿大,脾脏肿大,触诊质韧,左侧锁骨中线肋下2厘米无触痛,肾区叩击痛阴性。
尿常规:正常
CT:提示:左肺下叶囊性变并左侧胸膜反应
慢性溶血性贫血护理查房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