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怎样克服嫉妒心理
前不久,我在《今日说法》的栏目中曾看到这样的一期节目――《流泪的花蕊》,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而又是事实的事:某中学一女生上进心特别强,虽然一直刻苦努力,成绩总让自己不满意,产生嫉妒之心,在面临高考之际遂生恶念,将一瓶浓硫酸泼到另一个同学的脸上,导致那位学生严重毁容,既影响了学业,又摧毁了青春和人生……而该女生也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看了这期节目,心痛之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有上进心本也无可厚非,天经地义,我们也常说:“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可是竞争一旦变质成了嫉妒,产生了不良后果是多么可怕呀!无独有偶,2014年上海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在校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更应该引起重视,防患未然,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怎样克服嫉妒心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想谈一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
一、正确认识嫉妒的危害
嫉妒是发现别人处在某种优越状态或取得某种成绩,而自己不如别人时产生的不愉快、厌恶感,甚至憎恨感、自卑感等一系列的复杂情绪。嫉妒是人出生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婴幼儿阶段就表现出来了,但表现更为突出的青少年时期。嫉妒如果变成了人的习惯性行为方式,便会形成不良的性格等特征。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是一种不道德的情感体验,嫉妒会给人带来种种心理障碍和人际关系的障碍,妨碍儿童、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当然,嫉妒虽然有时会起一些增力作用,但后果更多的是攻击和对立,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和谐关系,危害身心健康。因为嫉妒心强的人,多半心胸狭窄,长期处于压抑、自扰之中,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变态。三国时期的周瑜不是给我们最好的例证吗?嫉妒既害人,也害己。因此,又有人这样形象的比喻:“嫉妒无异于心灵上的毒瘤”,真是危害不浅啊!
二、注重发现、承认别人的优点
生活是一个有机的、和谐的、五彩斑斓的整体,每一个人都是或高或低、或长或短的音符,共同组合为一曲博大恢弘的交响乐。因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要想真正感悟生活,就必须学会欣赏他人,发现、承认别人的优点。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正是发现、承认别人优点的一种表现,而这就需要一种积极、宽容的心态。为什么别人进步了,超过自己,心里就不是滋味,就会产生对立甚至是嫉恨的情绪呢?有的人事事都想超过别人,认为别人不如自己,他们自恃清高,高高在上,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见不得穷人吃块肉”。可见,嫉妒症的产生,病根还是心底里自己的位置过于膨胀,以至于没有摆正自己与他人的位置。
因此,教育学生开阔眼界,拓宽心胸,有容人之量,善于发现和承认别人的优点,对于克服嫉妒心、驱散私心杂念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三、掌握称赞技巧
现实生活中,人们许多的疑虑、烦恼、嫉恨,大多出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偏见和误解,而这有源于人们之间为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善于恰当地称赞别人,则是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的一剂良药。因为学会称赞,有化解心
中小学生怎样克服嫉妒心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